台學者:國民黨的兩岸論述不比民進黨高明,又缺乏攻勢
國民黨主席補選即將於3月7日登場,然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整體選情只能用冷颼颼來形容,雖舉辦過政見發表會,但迄今並未在社會引起太多關注。
在2020年大選落敗後,國民黨內許多人士紛紛表示應調整該黨的兩岸政策與路線,兩位候選人也都各自提出表述,希望爭取黨員支持。國民黨究竟是要往民進黨的主張靠、或堅持走不同的道路,算是此次主席補選中少數仍具熱度的議題。
有台灣學者撰文指出,國民黨目前的兩岸論述,不比民進黨高明,參加主席補選的郝龍斌和江啟臣談及理想中的大陸政策,都太過於直接,讓北京不可能明確的作出具體回應。
現任立委的江啟臣曾對外表示,兩岸問題是複雜的問題,他主張「擱置政治爭議與主權爭議」;同時,他也認為,「九二共識」有點舊了,不論是「九二共識」或「二零共識」,假如共識無法解決人民問題,那意義就不大。江啟臣還說,「兩岸之間最大的距離不是台灣海峽,是民主自由」,他又強調國民黨反對「法理台獨」。
而郝龍斌則堅持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並表示,若大陸沒善意回應,那「三通」可以中斷。他也補充,「三通」強調的是善意,過去有三通,是因為兩岸有互不否認的善意,後來也才能發展成「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郝龍斌強調,國民黨的核心理念就是捍衛中華民國、反台獨,也不接受「一國兩制」,他認為蔡英文的說法是「隱性台獨」,並認為國民黨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主張「憲法一中」。
針對兩位候選人的兩岸論述,外界看法不一。台媒《旺報》刊出前台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山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及社會科學院院長、現任澳門理工學院名譽教授邵宗海的評論文章,邵宗海在文章中直指兩位候選人的兩岸論述,均不比民進黨高明。他認為,兩人談及理想中的大陸政策,都太過於直接,讓北京不可能明確的作出具體回應。
邵宗海表示,若大陸正面回應,將迫使北京今後的對台政策枱面化,缺少迴旋空間;而若給予強硬批判,國共關係就很可能斷裂。但即使沉默以待,也會使國民黨未來在推動兩岸關係上,被北京留下「負面化」的標籤,北京可能會認為國、民兩黨不過就是半斤與八兩。
邵宗海也認為,國民黨主席補選的結果,不見得會看得到有勝過民進黨的機會。因為台灣民眾只會去看「那個政黨的本土化論述比較強」,而不會想到國民黨的兩岸論述有什麼特別。北京若在本次補選中,沒有正面回應兩人的大陸政策論述,很有可能讓國民黨的形象,在對比民進黨時,被嘲弄為「五十步笑百步」。
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龐建國的評論則認為,「捍衛主權、反台獨」只能在國家認同上與民進黨做出區隔。他提出「弘揚民主」與「振興中華」或可作為國民黨現階段奮鬥的目標,展現積極進取的志向。他強調,兩岸必須在「九二共識」的共同政治基礎上,尋求良性互動和平發展的理路,國民黨應倡議「弘揚民主、振興中華」,在兩岸關係上展現積極主動的意向。
龐建國強調,「自由、民主、均富統一中國」是國民黨過去頒佈的《國家統一綱領》基本主張,縱使兩岸實力有消長變化,國民黨也要有志氣堅持對的要求。除了偏守勢的「捍衛主權、反對台獨」外,更應採取攻勢的「弘揚民主、振興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