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中國傳媒在美僱員設限 人民日報:美國「新聞自由」去哪了?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美國國務院當地時間3月2日宣布限期對5間中國傳媒中國籍員工數量採取限制措施。
對此,官媒《人民日報》今天(4日)發表評論,質問美方一貫標榜的「新聞自由」哪裏去了?「他們對中國媒體在美機構正常運作進行干擾、橫加阻撓,足見其虛偽性。」

文章稱,美方此舉是對中國傳媒記者實行「實際上的驅逐」,毫無依據和道理,是美方基於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的政治打壓,暴露出美方所謂「新聞自由」的虛偽性以及赤裸裸的「雙重標準」和霸權欺凌。中方對此堅決反對並予以強烈譴責,敦促美方立即改弦更張、糾正錯誤,並保留做出反應和採取措施的權利。

文章指出,從要求中方傳媒登記「外國代理人」,到將5間中國傳媒列為「外國使團」,再到以所謂限制人數為名,實際上「驅逐」中媒駐美記者,美方不斷升級對中媒的打壓行動,嚴重干擾中方傳媒在美開展正常報道活動,嚴重干擾兩國間正常人文交流。對於美方的虛偽性及其對待媒體的蠻橫態度,國際社會有目共睹。

文章指出,中國傳媒駐美機構只有9間,美國則有29間駐華傳媒機構。(資料圖片)

文章續指,美方宣稱減少中媒在美人員是為了在中美關係中實現「對等」,但這不過是美方歧視、排斥和打壓中國傳媒的藉口。事實是,中國傳媒駐美機構只有9間,美國傳媒在中國卻有29間。中國從未對美國傳媒在華機構和人員數量作出限制,美媒來華人員人數是美媒自己的選擇,並不是中國限制的結果。

批美摘下「新聞自由」面具

文章批評,那些固守冷戰思維和意識形態偏見的人已經失去了自信,他們所忌憚的、所挑釁的,是來自中國的秉持公道、伸張正義的國際話語能力。美方把「新聞自由」面具摘下,不惜以「大棒效應」破壞國際關係和合作,政治目的昭然若揭。

文章最後指,容得下傳媒在促進國際交流與合作中發揮積極作用,為傳媒正常開展工作提供便利,是當今時代通行的基本國際規則、國際道義。當今世界的主流決不會為冷戰零和博弈思維喝彩。奉勸美方立即停止對中國媒體的政治打壓,着眼中美雙方共同利益,多做有利於中美互信與合作的事。

(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