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非蝗禍】專家:蝗災或在夏季重現 警惕沙漠蝗「落戶」中國

撰文:彭琤琳
出版:更新:

蝗蟲肆虐非洲,蔓延巴基斯坦及印度等亞洲國家,中國日前已派出蝗災防治工作組赴巴基斯坦援助。
有中國害蟲防治專家近日指出,雖然印度目前的蝗災已基本結束,但是新一輪蝗災或許正在醞釀中,可能在今個夏天再次產生蝗災。若境外沙漠蝗災害未得到有效控制,今年6至9月在季風作用下遷入中國境內的概率將會增加。

蝗蟲肆虐非洲、巴基斯坦及印度等國,巴基斯坦1月31日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AP)

專家提醒蝗災或於夏季捲土重來

害蟲防治專家、中國農業大學昆蟲學系教授石旺鵬介紹,從成年蝗蟲在土地中產卵到幼蟲出土,再到有翅成蝗,大概需要經過2個月的時間,上一批蝗蟲已經在土地裏留下了大量的卵,在合適的溫度和降水下,這些卵將完成孵化,並可在今夏再次產生蝗災。

面對多地蝗災,中國農業農村部曾於17日表示,考慮到昆侖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阻隔,蝗蟲很難越過高海拔的寒冷地區進入中國。若蝗群擴散至尼泊爾和緬甸,不排除有少量蝗蟲隨季風遷入雲南和西藏的可能,但造成危害的概率很小。

但在部分專家看來,今年6至9月份,如果境外沙漠蝗災害得不到有效控制,在季風作用下遷入中國境內概率增加。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張澤華表示,近30年是全球氣候變化最快的時期,許多變化超出預期,因此,沙漠蝗一旦遷入中國,「會不會住下來,甚至反客為主?這是有風險的。」

據悉,在中國的史料中,歷史上造成災害的飛蝗以東亞飛蝗、亞洲飛蝗和西藏飛蝗為主,尚未有過沙漠蝗為禍的記載,僅在雲南和西藏有沙漠蝗的分布。因此也有專家認為,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沙漠蝗「定居」中國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蝗蟲入侵印巴,位置曾逼近中國國境線。(央視新聞)

專家:科研人員應當重視對於沙漠蝗研究

張澤華表示,研究人員還不了解沙漠蝗在中國的行為規律,因此在監測和防治上尚存在不確定性,更多針對沙漠蝗的研究有待進行。他還建議與國際合作開展,以便明確在中國的環境條件下,遷移過來的沙漠蝗的基本生物學特點是否會發生改變,例如生長、繁殖、越冬等特性是否有變化。

至於治理蝗蟲所需要的藥劑,石旺鵬表示,和中國常見飛蝗所用藥劑大致相同,只是針對不同種類的蝗蟲,效果略有差異,「(沙漠蝗)體型大,抵抗力強,用藥濃度也要相應提升。」他還透露,國家會有戰略儲備,對於應急農藥的儲備大可放心。

+1

治蝗監測防控體系 + 國際合作

據介紹,中國已建立縣級以上蝗災防治指揮機構,構建監測防控體系。確保農區每萬畝蝗區有1名查蝗員、農牧交錯區每5萬畝蝗區有1名查蝗員、牧區每10萬畝蝗區有1名測報員。

各地植保站、測報站監測匯總蝗蟲產卵和出土情況,依據氣象條件預測蝗蟲產生危害的區域和程度,並給出相應的防治建議。一旦發現某區域蝗蟲密度達到防治指標,則需在第一時間進行防治。

目前,農藥防治、生物防治和改造蝗區生態環境是蝗蟲防治的主要手段。對於小範圍、輕度暴發的蝗災,主要採用生物防治,即利用微生物或者天敵來進行防治,也就是新疆在多年前已經開始推廣「牧雞治蝗」和「牧鴨治蝗」。

↓↓↓ 蝗蟲已在非洲地區肆虐(點圖放大瀏覽)↓↓↓

+4

此外,張澤華認為,如果能通過國際合作協助對方及早控制,對中國的影響也會變小,對於國際蝗蟲防控的貢獻意義重大。他指出,「蝗災問題也是全球重大公共事件之一,對於糧食安全的威脅不僅僅是蝗災發生的國家,甚至導致國際糧食供給緊張。」

據此前報道,在此次沙漠蝗災中,中國已派出專家組前往巴基斯坦,協助當地滅蝗。

(新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