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為甚麼一定要找到「零號病人」?
早前網上傳言稱,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的女研究生黃燕玲是新冠肺炎「零號病人」,引起熱議。武漢病毒研究所後來發表聲明澄清,黃燕玲在2015年畢業後一直在其他省份工作生活,未曾回過武漢,亦未曾被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事件暫時告一段落,不過究竟甚麼是「零號病人」?為甚麼一定要找到「零號病人」?
甚麼是「零號病人」?
「零號病人」通常是指第一個患有某種傳染病,並開始擴散傳播病毒的人。
「零號病人」是一個通俗說法,在流行病調查中,又被叫做「首發病例」「標識病例」。但這個攜帶了病毒的人不一定會發病。因此還有「一號病人」的說法,標記的是第一個出現症狀的病人。
「零號病人」和「一號病人」兩者並不一定等同,往往不是同一個人。但是在他們身上,流行病學家能找到重要的指徵意義,為後續的預防和治療提供指導。
「零號病人」為甚麼重要?
浙江大學醫學院教授金永堂表示,無論是尋找「零號病人」,還是當下開展的流行病學調查,都有助於最快、最準確地確認傳染源和傳播途徑,及時採取有效防控措施,阻止疫情發展。
有傳媒報道稱,通過「零號病人」的細緻調查,能夠鎖定傳染源,是否接觸了甚麼動物?鎖定傳播方式,與動物是如何接觸的?了解流行病史,了解到病毒在人體的潛伏期有多長?對血清、疫苗等抑制或治癒性藥物的研發起到重要作用。
如何找到「零號病人」?
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的研究員曹務春2月17日接受採訪時表示,目前尚未找到「零號病人」,建議重新回到武漢華南海鮮市場溯源病毒。
同日,中國疾控中心在《中華流行病學雜誌》發布新冠肺炎流行病學的特徵分析,指出疫情暴發流行時間趨勢與先前結論一致,即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可能有野生動物交易,使得新冠病毒從一種仍然未知的野生動物傳染到人類,繼而實現人傳人。對此,專家建議,應盡快組織各單位到武漢華南海鮮市場做系統採樣和檢測。
曹務春強調,應該去看看到底哪些攤位和病毒有關,再去查這些攤位的進貨來源、貨物去了哪些餐館、這些餐館有哪些人來。如果相關的人都找到,有可能把「零號病人」找到。
曹務春表示,單靠某一個單位,想把病毒源頭搞清楚非常困難。因此科研、疾控、臨床、動物保護等部門要聯合起來。
「零號病人」不應被誤解
從愛滋病到伊波拉,再到沙士(SARS),關於「零號病人」的爭議一直存在。
據悉,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1984年首次提出了「零號病人」的概念。當時美國疾控中心認為經常在空中飛行的法裔加拿大航班乘務員杜加斯(Gaetan Dugas)是愛滋病從非洲傳入北美洲的零號感染源。直至2016年,美國亞利桑那大學的研究員,在實驗中證實杜加斯並非病毒源頭,他只是當時數以千計帶菌者的其中一人。
而杜加斯案例早被收錄到一名新聞記者出版的書籍《世紀的哭泣》。該書的作者形容杜加斯具有反社會的行為,故意散播身上的愛滋病病毒,危害他的性伴侶。在報紙的頭版頭條裏,杜加斯還成為了「那個把愛滋病帶到我們身邊的男人」。
一個流行病學上的術語,在人們的誤傳和偏見中成為了受盡指責的標簽。2003年,首例沙士患者的報告病例是在深圳一家餐館做廚師的36歲河源人黃某,他早在2002年12月15日就出現了病症。康復出院後,通過新聞報道,他才知道自己原來是沙士「首宗」。
但這個「第一」給黃某帶來了各種壓力,他換了五六張電話卡,上街的時候會戴上帽子,這種狀態的日子,他形容自己活得很像一個逃犯。實際上黃某並非「零號病人」,沙士的首宗病例在2002年的11月16日已經出現。
而事實上,「零號病人」很難一錘定音,遠不是研究的終點,「零號」後還可能會有新的「零號」發現,其確認過程本身就是對病毒發展情況的再次認知。而且尋找「零號病人」的過程是針對病毒而非針對人,也應該在尊重科學規律的前提下進行。
(人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