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寶龍掌港澳辦】中央港澳系統大變背後 體系之變無關林鄭

撰文:泉野
出版:更新:

2月13日,中國政壇發生人事大調整。除了公眾呼籲的湖北和武漢的人事調整終於塵埃落定後,港澳系統亦出乎意料地迎來大變動:全國政協副主席夏寶龍兼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免去張曉明的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職務,改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正部長級);駱惠寧、傅自應兼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

張曉明改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正部長級)。(資料圖片)

對於香港來說,此前「地方老將」駱惠寧到任香港中聯辦擔任一把手已經足夠意外,這一次夏寶龍則更是陌生和意外。而查詢夏寶龍的履歷後,便不難發現,夏寶龍與駱惠寧頗有相似之處:兩人都是退居二線的地方大員,老將出山後被委以重任。其中夏寶龍1952年生,比駱惠寧年長兩歲,今年已68歲。

面對這次港澳系統的人事變動,多數港人的第一反應是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何時才會被換掉。畢竟香港在過去的2019年深陷反修例的泥潭中,特區政府尤其是林鄭月娥飽受詬病,「林鄭下台」的呼聲更是貫穿始終。雖然武漢肺炎疫情看上去悄然為香港反修例按下了暫停鍵,但港人對於特首的積怨與不滿卻未有減少半分。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港澳系統發生人事大地震,港人的第一反應會是特首的去留。

全國政協副主席夏寶龍兼任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資料圖片)

但理解歸理解,港人的期待也在情理之中,但此次港澳系統的大調整卻是整個機構、組織和體系之變,而無關個人。不僅無關香港特首,放在更大範圍和更長周期來看,甚至可以說,無關剛剛任命的港澳辦主任夏寶龍,無關「相對意義」上被降職的張曉明,以及無關兼任港澳辦副主任的駱惠寧、傅自應。

為什麼這麼說?一方面,中央試圖通過這次人事調整,來理順中央港澳工作協調小組、港澳辦、中聯辦、港府等治港機構之間的關係。在這一垂直權力結構中,位於金字塔頂端的是協調小組,該小組成員由中共中央、國務院多個部門的負責人構成,組長一直由政治局常委擔任,現任組長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再往下是辦事機構港澳辦,由一名主任(夏寶龍)一名常務副主任(張曉明)五名副主任(駱惠寧(兼)、 傅自應(兼)、 宋哲、 黃柳權、 鄧中華)構成;再往下則是駐港澳一線的中聯辦,特區政府。

2月14日港澳辦官網中領導信息仍未更新。(港澳辦官網截圖)

以剛剛履新的夏寶龍為例,其在最高的港澳工作協調小組中,擔任副組長,在第二層級的港澳辦中擔任一把手,而因為港澳中聯辦的兩名主任同時兼任着港澳辦的副主任,這就決定了夏寶龍與駱惠寧、傅自應有了上下級的關係,這就最大限度避免了同等層級造成的「各自為政」。再加上夏寶龍是副國級國家領導人,其擔任港澳辦主任,這樣的職能部門的「升職」,既說明了中央對港澳工作的重視,也使得港澳辦協調其他部委與地方資源時有更大的張力。

早在2016年,多維新聞就在《北京涉港機構亟待整肅重組》中提出,中央自香港回歸之後,基於各方面考慮,對涉港機構的運作缺少全面檢討,一直缺乏通盤考慮的整合。文中明確指出,香港問題是如何一步步演變至今的,涉港結構的職能混亂,尤其是一線駐港機構的角色失當,被認為是問題持續惡化的主要原因。此次港澳整個機構、組織和體系之變,正是這一問題導向的必然結果。

國務院港澳辦人事密集調整。(網上圖片)

而另一方面,也應該看到,夏寶龍目前的正職還是全國政協副主席兼秘書長,港澳辦主任只是兼任,駱惠寧、傅自應也是兼任港澳辦副主任。這次調整或許只是階段性的變化,放在中央對於整個架構和體系的考量層面,調整應該還沒有完。後續地,會否將港澳與台灣事務合併,打造「一國兩制」領導小組這樣的超級班子,也未可知。畢竟,不管是港澳事務對於「一國兩制」的繼續實踐與鞏固,還是台灣問題不可避免的「一國兩制」選項,都是擺在中共面前的必須面對的課題。而基於「一國兩制」這樣的紐帶,也讓港澳事務與台灣事務早已密切捆綁在一起。

伴隨着港澳整個機構、組織和體系之變,「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也必須與時俱進,化區隔為融合,化被動為主動,化消極為積極。如此,才可能走出自身結構性困局的同時,亦成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可資參考的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