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將「討好年輕人」當「年輕化」,國民黨知道自己在幹啥?
經過2020年台灣大選慘敗,國民黨的facebook粉絲團力圖接上地氣及「年輕化」,除了國民黨補選主席、監督蔡英文政府防疫相關訊息外,也大量使用「是在哈囉」(指「不知道在幹啥」?)、「當我塑料」(指「被無視」)、「不要旋轉我」(指「不要呼嚨我」)等台灣90後世的網絡流行語,投入主席補選的郝龍斌及江啟臣也將國民黨「年輕化」當成主要政見。
雖然看得到國民黨想要透過「流行語」架起與網絡世代對話管道的努力,郝龍斌承諾會給年輕人更多參政機會,要吸引更多年輕人加入國民黨;江啟臣則表示會成立「青年諮詢委員會」,設置「數字營銷長」宣傳國民黨理念,指國民黨的改革必須重視年輕人的意見等等。
對於國民黨到目前為止展現將百年大黨「年輕化」的努力,以及未來的國民黨主席錯將「討好年輕人」視為國民黨朝「年輕化」改革的一環,只想說,國民黨「是在哈囉」嗎?
國民黨搞錯了什麼?
國民黨的網絡「小編」以及郝龍斌、江啟臣對年輕人展現的「誠意」十足,但看在許多人眼裏,卻有一股說不清楚、講不明白的「怪」。
「怪」的原因不在於想將國民黨政黨「年輕化」的用心,而是在其太過刻意強調給年輕人蔘與改革、出頭的機會,彷佛國民黨前輩打造的過往榮光都是一場誤會,2018年九合一選舉國民黨的大勝沒有年輕人的參與,大談「吸引年輕人加入國民黨」,卻只看到「討好年輕人」,「誘之以利」的旁門左道。
而且,「以民進黨為師」的痕迹處處可見,似乎認為民進黨創黨超過30年仍「常保年輕」的密訣,是因用善用社群工具、網絡流行語,以及讓年輕人容易找到出頭的機會。
顯然,國民黨搞錯了一些事情,至少,他們把「吸引年輕人」跟「讓年輕人認同」混為一談了,再者,年輕人在2020年大選時選擇民進黨站在同一隊,但2018年九合一選舉時,民進黨「改革,挺下一代」的競選口號喊得震天響,「討厭民進黨」依然是那次選舉的台灣最大黨。
此外,就算民進黨的政黨形象年輕,年輕人在民進黨也比較有機會出頭,但蘇貞昌、游錫堃、陳菊等「長者」仍然位居要津,但黨員最多時也不過約莫45萬人左右,可見「吸引」年輕人的原因,不在於承諾給年輕人多少機會,將「讓更多年輕人加入國民黨」,更是搞錯重點。
建立「認同」才能行穩致遠
國民黨是百年大黨,但有很長一段時間是屬於「前進的」、「有理想的」、「年輕的」政黨,不提推翻滿清、北伐統一及號召青年抗日等陳年舊事,就算是敗退台灣,一句簡單的「時代考驗青年,青年創造時代」的口號,至今聽來仍讓人覺得熱血澎拜。
又舉目前被許多年輕人當成「笑話」的高雄市長韓國瑜為例,他之所以在2018年九合一選舉時能掀起「韓流」,是因為他以「莫忘世上苦人多」、「北漂返鄉」等口號展現了理想性,吸引年輕人認同,進而支持;但他在上任不到半年就成為2020年大選國民黨候選人,在這過程中,除了韓國瑜展現了他個人的「墮落」,國民黨眾「有利共逐之」的劣根性展露無遺,再加上民進黨利用習五點、香港騒亂等外部壓力操作「亡國感」,才是國民黨大敗的主因。
國民黨的確需要「年輕化」,但郝龍斌、江啟臣目前卻絲毫未提如何重建國民黨的「理想性」,以吸引「有志青年」認同,反而本末倒置的將「討好年輕人」當成「最終方案」,試想,若真有年輕人逐利而來,就算學歷、經歷再好,但那真是國民黨再起所需要的「棟樑」嗎?
國民黨不要忘了,2020年還有550萬人支持國民黨,這是國民黨再起的根基所在,郝龍斌、江啟臣雖然高喊着「改革國民黨」,但提出的改革處方卻多數從「討好年輕人」出發,而不思從最根本、最困難的重建論述做起,是在「旋轉」這些支持者?還是將550萬人當「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