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觀察】王岐山角色並非想像中神秘

撰文:穆堯
出版:更新:

號稱中共「第八大常委」、現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的王岐山即將出國完成一項新使命——他將作為習近平特使分別在10月20日和22日出席印尼總統佐科維多多(Joko Widodo)就職儀式和日本德仁天皇即位慶典,並對兩國進行友好訪問。這是他自7月份訪問蒙古國之後近數月來首次外訪。

外界對王岐山此行所扮演的角色充滿好奇。事實上,這種好奇幾乎是從2018年3月他以一名普通中共黨員的身份「超齡」(時年70歲)當選中國國家副主席開始的。在中國政制結構中,「國家主席」只是虛位元首,地位崇高,但是實際權力並非由這一元首角色賦予,而是由其在中共黨內的政治地位所決定,如現任領導人習近平即因其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而握有實權。所以「國家副主席」,作為「國家主席」這一國家機構輔助職位,其本身更不具有實權地位,其角色僅限於協助國家主席履行一些象徵性、禮儀性的職責。

王岐山2018年3月以一名普通中共黨員的身份「超齡」(時年70歲)當選中國國家副主席。(資料圖片)

然而,鑑於王岐山曾經在中共黨內的地位,幾乎沒有人相信他打破中共「七上八下」(67歲履新,68歲以上退休)的潛規則,而只是陪跑,擔任一個閒職。當2018年5月15日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王岐山以委員會排名第一的委員身份現身(地位僅次於主任習近平、副主任李克強,位列第三)時,外界又據此認為他將是中國外交事務決策的重要參與者,並且有可能是改變中美關係惡化走向的幕後推手——總之,這不是一個簡單的禮儀性角色。

事實上,不同於上屆中國國家副主席李源潮,過去的一年多,王岐山的確在國際舞台上表現得似乎相當活躍——一些報道稱,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裏,王岐山出訪頻率大大超過前任,並且多次作為習近平本人特使出席一些國家領導人來訪接待、悼念活動等。

9月23日,國家副主席王岐山在中南海會見所羅門群島外長馬內萊。(新華社)

不過即使如此,我們並沒有必要將王岐山的角色過於神秘化。

第一,的確,作為中國國家副主席,王岐山會經常以禮儀性角色參加外交活動,不過,這是其角色使然。從中國國家副主席一職的設置,人們可以清晰地意識到他的「份量」。至於在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中的地位,如果對比當時擔任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的前任李源潮,人們就會對王岐山的地位一點也不會感到驚訝。事實上,即使是李源潮當年以中央政治局委員身份兼任中央外事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其在外交決策中的角色應該說也是比較有限的。事實上,李源潮當年也是頻頻以外交禮儀角色出席國內外的活動。

第二,所以說,王岐山此次外訪是在為2020年春天習近平訪問日本鋪路嗎?這恐怕也談不上,即使是有也應該是營造良好氣氛的效應。畢竟從外界看來,一名正國級國家領導人的造訪在中日關係經歷超長冷凍期後顯得是如此重要。

眾所周知,中日關係是一直到2018年中美貿易戰的背景下才出現較為明顯的緩和迹象的。當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受邀正式訪問了中國,而在此前數年中釣魚島問題等讓中日關係跌到歷史地位,首腦互動寥寥。其實,即使到2019年6月底習近平出席大阪G20峰會,本來有機會順勢對日本進行正式訪問,但是仍然未果。當然原因可能多樣,但是這一切顯示了中日關係的複雜性。所以,此次王岐山訪問日本,當然會被視為一次千載難逢的關係緩和機會。

第三,當然,王岐山早就公開表示只是「我現在負責協助主席做一點禮儀性外交」,這是機制約束要求,但事實上機制約束肯定會因人而異。如上文所說,王岐山擔任中國國家副主席之前已憑藉其金融經驗和反腐成績而奠定了地位,雖然如今只是普通黨員,但相信其話語權還是有的。

王岐山仍然會在決策中扮演重要角色,但應該說更具有顧問性質。事實上他每次出席禮儀性場合的講話都引起不少的關注,尤其是外國政界的注意。外界觀察人士認為有充分理由相信,王岐山的思想某種程度上代表了習近平本人的思想,這將是讀懂習近平本人的「一把鑰匙」。從某種意義上,這應是外界仍然極為重視已經擔任「閒職」的王岐山的原因。

正當北京即將召開一次討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中央全會時,王岐山10月17日對到訪中國的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說,「中國的道路選擇,同100多年來追求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鬥爭史、綿延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基因緊密相聯。中國將繼續保持冷靜清醒,戰勝國內外的各種風險挑戰,與世界各國攜手應對人類共同面臨的挑戰。」而在習近平的一些重要象徵性活動中,王岐山也經常成為七常委之外必然露面的關鍵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