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維基百科資訊角力戰 網絡是兩岸解鈴人嗎?

撰文:衛木槿
出版:更新:

兩岸網絡戰延燒到維基百科(Wikipedia)。根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若是詢問Google或Siri「何謂台灣?」回答會是:「位於東亞的一個國家。」不過在9月,答案曾經一度變成「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省」。原因在於,搜索引擎或智能語音助理的答案常取自維基百科,而「台灣」在維基百科的編輯內容一再被修改。

報道進而指出,近期兩岸三地的政治敏感條目遭反覆修改。而許多台灣傳媒根據這篇報道,宣稱台灣的「主權爭奪戰」已在維基百科上率先開打。

BBC報道指,兩岸在維基百科圍繞台灣、釣魚島等條目掀起「編輯戰」。(資料圖片)

1995年美國工程師坎寧安(Ward Cunningham)創造Wiki的概念,它是一個超文本(hypertext)系統,用戶可以在網絡基礎上毫無障礙地對Wiki文本進行瀏覽、創建跟刪改,亦從中衍伸開發出多人協作式寫作系統。

2001年,維基百科在此基礎下,正式由美國互聯網企業家威爾斯(Jimmy Wales)與桑格(Larry Sanger)創建,其目標是向全人類提供「自由的百科全書」,並希望各地民眾能用自己的語言參與編輯條目。這種共享、協作的理想概念,讓維基百科在推出初期獲得多方讚賞。

不過,隨着網絡時代的變化,這樣的理想亦面臨諸多挑戰。雖然維基百科有把專家學者請下神壇、讓知識能夠全民共創的願景,但亦因為多人共同協作,造成對於知識的求證與嚴謹度降低。同時,因其知識共享的特色,導致許多學生捨棄知識原典,採用維基百科的資料,因此學界紛紛禁止將維基百科詞條目作為學術論文的引用資料。

社交網站令人們愈來愈只看到與自己立場相近的觀點。(資料圖片)

除知識真偽存在爭議外,知識條目撰寫背後的立場與意識形態亦引發問題。內地「鈦媒體」《被「革了命」的維基百科,和進化中的知識協作》一文便指出,維基百科因為協作編輯的特色遭遇到民主的困境──強調「開放、人人平等、去中心化」這些特色,反而在要求「客觀中立」的目標下顯得更不可行,「人人皆可編輯」反而成為維基百科在管理上的硬傷。

當今時代,青年在社交網站對於讚好與互動率有熱烈渴求,因此以自我為中心的資訊愈來愈受到維護。這也讓同溫層(stratosphere)的概念在近年得到熱烈討論,人人都知道這個問題的存在,卻很難從中脫身。原因在於,透過社交網站的演算法,人們愈來愈只看到與自己立場相近的觀點,其他意見反而被遮蔽,導致彼此間的對話變得困難,每個人反而縮回個人的「過濾氣泡」(filter bubble)當中,「溝通」反而難以有立足空間。

「過濾氣泡」是因網站透過演算法,為用戶提供篩選後的內容,以符合用戶喜好,導致使用者愈來愈難以看到他們不同意的觀點或資訊,使認知過於單向,最終令人們處於各自的文化與意識形態「氣泡」中。
文章認為,兩岸應回到現實生活的真實交流來累積彼此的理解與認識。圖為國立台灣大學校內,一群學生步行經過椰林大道。(資料圖片/聯合報)

在當前兩岸三地政治認識敏感的狀態下,延伸至維基百科的編輯角力一切有迹可循。兩岸維基人的爭戰在2014年便曾發生過,內媒《南方周末》在該年3月以《封禁一個維基人》為題報道發生在維基百科上的僵局,兩岸針對「平型關戰役」等條目引發論爭,有些維基百科編輯甚至被管理員封禁帳號,當時這場「編輯戰」便鬧得沸沸揚揚。這次兩岸維基百科的「編輯戰」再度被英媒報道,印證當代網絡知識愈發往鞏固自我勢力的趨向發展。

由上述歷程可知,透過網絡來認識複雜的兩岸關係,或許難以做到全面,反而更容易透過媒體的推波助瀾加深嫌隙,固化既有的負面刻板印象,進而阻斷溝通的可能性。換言之,人們需重新定位獲取知識的方式,重新反省過度仰賴網絡的習慣。兩岸應回到現實生活的真實交流來累積彼此的理解與認識,否則「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光靠網絡大打文字戰,有時非但無法化解心結,反而讓結打得更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