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改委:年底前推進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市

國家發改委:年底前推進1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市
撰文:朱加樟
出版:更新:

內地推進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市。據新華社報道,23至24日(周一至周二),國家發展改革委規劃司在東莞市召開現場推進會,督促農業轉移人口落戶任務較重的地區全面落實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政策,並於今年年底取得決定性進展。

農業人口的轉移,就是指農業人口向農業內部各系統的轉移,如種植業轉向養殖業;同時也是指向農業系統外的其他部門和行業的轉移;而近年所談及落戶城市農業轉移人口,則多為農民工及其家人等。

本次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規劃司相關負責人強調,要充分保障重點群體便捷落戶,加大戶籍制度改革力度,增強「人錢掛鉤」力度和「人地掛鉤」精準度,健全農村「三權」維護和自願有償退出機制,持續優化以居住證為載體的城鎮公共服務提供機制,確保有能力、意願強的農業轉移人口應落盡落,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今年取得決定性進展。

報道指,17個省(市)和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發展改革委負責官員及交流發言城市代表參加會議,當中包括廣東、安徽、重慶3個省(市)等。

(新華社)


改革進行時|改革的方向至關重要

撰文:外部來稿(中國)
出版:更新:

「改革」在當前世界範圍內發生着的劇烈變化當中是一大關鍵詞。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剛滿一個月,已推行了一系列激進變革,對美國內政外交帶來顛覆性影響。在「特朗普變法」衝擊下,歐洲被迫開始探尋自己的改革之路。對香港來說,2025年更應該是全面推動改革的一年。

隨着中央的強力推動與香港政府的積極呼應,「香港要改革」自去年下半年以來迅速在香港社會形成廣泛共識,接下來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怎樣改革」。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香港回歸25周年慶典上提出「四點希望」,示意香港積極穩妥推進改革,破除利益固化藩籬,這既是對內地過去四十餘年改革的經驗之談,也是香港接下來推動結構性改革的大方向。

《香港01》從創刊伊始就喊出「香港要改革」的倡議,在香港的「改革元年」,我們以內地改革和美國改革作為參考,同時選編國家啟動改革開放以來有關改革的代表性文章,為香港的改革添薪加火。此為系列文章第五篇,來源《人民日報》2013年01月07日。

今日中國,改革的話題,總能引起熱議。30多年的改革開放,使國家更加富強,人民更加富裕,這是「改革」二字總能點燃激情、催人奮進的重要原因。

與30多年前剛剛起步時相比,今天人們對改革的複雜性和艱鉅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大到市場、政府與社會的關係,小到異地高考、醫保接續的方案,訴求不同、角度不同,所期待的改革路徑也難免不同。面對進一步深化改革新形勢,習近平語重心長告誡全黨:「在方向問題上,我們頭腦必須十分清醒。」

講方向,最根本的是我們的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從包產到戶到價格闖關,從依法治國到政務公開,各項改革都沿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推進,我們才獲得了廣闊發展空間。這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邏輯起點,也是今天深化改革必須堅持的正確方向。不管改什麼、怎麼改,都要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麼主義,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不能丟,丟了就不是社會主義。

1992年,鄧小平南巡提出,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VCG)

恩格斯曾斷言,社會主義是「經常變化和改革的社會」。這樣的變化和改革,歸根到底,就是要使社會主義制度更適應中國國情、更符合人民期盼。我們總說,中國太大、太特殊、變化太快,春節回家能變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短期人口遷徙」,淘寶網節日促銷1小時就能賣出20億元。適應中國國情、符合人民期盼,就需要將改革進行到底、讓道路與時俱進。否則,談不上完善制度,更談不上方向正確。

如何體現正確的方向?最重要的是,我們的改革必須最大限度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實現共同富裕。什麼是社會主義?人民幸福才是社會主義。我們推動改革、完善制度,目的就是更好地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教育、醫療、住房、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當前改革面臨的問題,大多與利益訴求有關。有人可能因為孩子戶口在「北上廣」而不贊成異地高考,也有人因為擔心污染而反對在小區外建垃圾焚燒廠,有不同的利益訴求,就有不同的意見表達,在具體改革上也有不同想法,這都很正常。關鍵在於,無論是哪個層次、哪個領域的改革,都需想一想:這些改革措施,是不是保障了大多數人的利益?是不是體現了公平正義的價值?是不是推動了社會進步?

健全留守兒童和婦女的關愛服務體系。(資料圖片)

同時,無論在任何時候,都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兼顧好平衡好各方面關係,使所有人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應有利益,這是對人民、對歷史負責的應有擔當。

今天的改革進入了攻堅期和深水區。這個時候,方向失衡就會不進而退,欲渡黃河冰塞川;方向持正才能激流勇進,直掛雲帆濟滄海。正如習近平強調的「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成果由更多人共享、讓更多人受益,貧富差距不斷縮小,公平正義陽光普照,我們的改革就一定會充滿生機和活力,既體現市場經濟的效率,更實現社會主義的公平,讓中國改革開放的航船最大程度地承載民意、凝聚人心。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就是我們的奮鬥目標。」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承繼改革開放大業,與鄧小平南方談話一樣,宣示着改革開放不動搖的決心。把人民利益放在最根本位置,不走老路、不走邪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一定會越走越寬廣。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