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談判】中方取消訪問美農業區 學者:長期摩擦形勢不變

撰文:朱加樟
出版:更新:

中美經貿團隊在華盛頓的副部級磋商結束,美國總統特朗普稱,他要與中國達成包括回應知識產權問題的「完整協議」,中國單是承諾增購美國農產品,不足以促成貿易協議,中方則宣布取消代表團訪問美國農業地區。
據新加坡媒體《聯合早報》22日(周日)報道,中國學者指這意味雙邊貿易談判可能不盡人意,中美貿易長期摩擦的形勢不變。

中共中央財辦副主任、中國財政部副部長廖岷率領的中國代表團,本月19日、20日與美國代表團就貿易摩擦磋商。(資料圖片/視覺中國)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國際政治系副教授成曉河分析,從目前公開的信息來看,雙方的磋商不盡人意。他指出,輿論此前以為美國可以接受以中國增購農產品為主要內容的「迷你協議」,但看樣子美國要的是「一攬子協議」。此次磋商結束後的消息信號,意味著談判的三個核心問題─協議文本、增購美國產品和聯合執法,還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

成曉河指,協議文本的問題相對好解決,可通過調整措辭以呈現雙方政府和民眾可接受的文本。在增購美國產品方面,雖然中國願意增購美國農產品,但農產品價值不高,中國買再多大豆也達不到美國提出的增購產品總值。聯合執法的問題最棘手。美國要求監督中國執行協議承諾的進程,但這涉及監督中國政府的政策執行和法律行使,被視為有違國家主權原則。

成曉河擔心,即使下月副總理級別談判能如期舉行,若雙方立場沒有比現在更往前跨一步,那結果還是可能重蹈次輪副部級磋商的覆轍,難以在兩國元首11月在智利舉行的亞太經濟合作組織峰會碰面之前,取得突破。

中國已做好貿易摩擦長期化的準備

上海師範大學商學院經濟學教授朱穎也指,此次磋商「看來談得不好」。他指出,問題之一很可能依然是,中國希望以大量採購美國農產品來換取美國取消所有加徵的關稅,美國卻堅持保留以關稅作為確保中國執行協議承諾的施壓手段。他說:「自從今年5月份否定了草擬中的協議後,中國政府就似乎做好貿易摩擦長期化的準備。」

(《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