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條例】人民日報談倫交所拒港交所併購:外部市場對港有隱憂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倫敦證券交易所(倫交所)日前拒絕港交所提出的併購建議,內地官媒《人民日報》昨日(14日)刊登評論文章指,就倫交所給出的理由看,拒絕主要是基於商業考量,但另一方面,由於香港暴力不斷甚至「港獨」言論甚囂塵上,外部市場會對香港有持續隱憂。

文章認為,倫交所直言「中國機遇的規模」,看好上海的「長期定位」,與那些鼓動香港擺脫中央管治的挑唆形成鮮明對比。(資料圖片)

文章稱,倫交所對港交所的開價不甚滿意,商業併購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在價碼上作幾番纏鬥是常態,且倫交所正對收購市場數據公司Refinitiv志在必得,港交所此時的介入,意味着打斷這一戰略安排;亦因為港交所的股權結構,倫交所對這宗交易能否順利達成產生強烈懷疑。

文章指出,真正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是倫交所回應中的另一段表白:「我們認識到中國機遇的規模,非常重視我們在那裡的關係。然而,我們不認為港交所為我們提供了在亞洲最好的長期定位,或在中國最好的上市/交易平台。我們重視與上海證券交易所(上交所)的互利合作關係,這是我們首選的、直接的渠道,可以獲得與中國的許多機會。」這展現外界對上海和香港前景的看法,以及他們看待中國機會的底層思維邏輯。

文章指,作為機會的中國,是一個整體,無論香港或上海,不可能脫離中國崛起的大背景以獨立原子形態談發展潛力。誰的前途更遠大,除了城市本身質地,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與國家整體發展利益的契合度與一致性。倫交所不會擔心上海,因為上海一定與國家利益100%一致,只要中國一路向上,上海必然水漲船高。

反對修訂《逃犯條例》引發的各區示威衝突不斷。(資料圖片)

文章指出,至於香港能不能做到這一點,在暴力不斷甚至「港獨」言論甚囂塵上的今天,外部市場會有持續隱憂。倫交所直言「中國機遇的規模」,看好上海的「長期定位」,與那些鼓動香港擺脫中央管治的挑唆形成鮮明對比,遠比簡單用「自由」「民主」標籤恭維香港,來得務實和深刻。

文章續指,金融業看預期,「先前還有一些金融圈人士天真地認為,街頭暴力只會影響酒店、旅遊,因為資金進出無形,而貿易取決於其他國家的生產,因此暴力行為傷不到金融、貿易的筋骨,結合倫交所的拒絕一起看,這是膚淺的判斷。」

文章又指,香港有些人對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仍然抱持消極抗拒心態,看不到國家發展為香港帶來的機遇,甚至敵視內地企業到港發展,這不僅是經濟上的短視,更反映政治上的偏狹。「持續3個多月的香港亂局,讓世人看得愈來愈清楚,是誰在推動止暴制亂、維護香港法治這個核心價值,是誰在推進恢復秩序,促進香港金融市場穩定發展。」

文章最後指,22年來,中央始終是香港發展的堅強後盾,中央將一如既往支持香港發展經濟。「但正如前些天國務院港澳辦所言,除了中央支持,『香港自己也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