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舟火箭「一箭雙星」發射成功 將用於大規模衛星組網

撰文:王兆陽
出版:更新:

8月31日7時41分,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成功將兩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該型火箭第三次成功執行商業發射任務,並首次實現衛星與火箭之間數據傳輸。
星箭分離後,火箭末級使用天基測控中繼鏈路,為衛星提供了短時間的遙測服務。此次發射的兩顆衛星,分別為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抓總研製的微重力技術實驗衛星和長沙天儀空間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研製的瀟湘一號07衛星。

快舟一號甲固體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工航太三江所屬航太科工火箭技術有限公司承研,是一型主要為300千克級低軌小衛星提供發射服務的通用型火箭,採用國際通用介面,是目前國內最快發射記錄保持者。

+1

「快舟一號甲履約週期4到6個月,進發射中心7天內可具備發射條件,到發射場四小時內可實現發射。」火箭公司總經理查雄權表示,目前商業航天產業發展迅速,湧現出一大批低軌小衛星星座。

完成中國首次星箭通信空空鏈路對接試驗

快舟一號甲發射可靠性高、入軌精準、發射成本低,非常適用於小衛星、微小衛星的組網和補網發射。本次發射完成了中國首次星箭通信空空鏈路對接試驗。在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北京空間資訊中繼傳輸技術研究中心的支援和配合下,星箭分離後,火箭末級使用天基測控中繼鏈路為衛星提供了短時間的遙測服務。

火箭成功升空「這樣可確保衛星在發射過程中不會與地面失去聯繫。」查雄權解釋,在衛星發射過程中,僅依靠地面測控站,會短暫丟失衛星信號。「這個試驗就是為了保證即便在星箭分離初始階段,衛星下行遙測也處於隨時可檢測狀態。」

快舟一號甲給出的解決方案是讓火箭末級充當衛星遙測的信號中繼。設計師為火箭末級增加通信終端和天線,在星箭分離初期,用以收集衛星廣播的遙測信號,編碼轉換成箭遙信號後,通過天基返向鏈路回傳,從而保證星箭分離初期衛星信號不丟失。火箭公司市場部部長曹夢介紹,未來,在國家航太測控系統的大力支持下,研製團隊還將持續開展驗證試驗,拓展更多的應用可能。

本次發射也拉開了航天科工今年下半年密集開展商業發射的序幕。按機化,火箭公司將在下半年實施8次快舟一號甲發射任務。除了服務履約外,一個重要目的是瞄準未來星座大規模組網計劃,提前進行火箭發射的實施方案和技術流程驗證。

(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