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學者:中國基建發展空間仍非常大 建機場可帶動經濟

撰文:朱加樟
出版:更新:

德媒德國之聲18日(星期四)發表上海華東理工大學經濟系副教授沈凌撰寫的評論文章,指出如果與美國作比較,中國基礎建設的發展空間還非常大。
文章指,假如中國大力建設如機場一類航空基礎設施,既能夠拉動短期的經濟增長率,走出週期低谷,也能夠帶動長期的經濟增長。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早前進行竣工驗收,並將於9月30日前投運。(視覺中國)

文章指,以高鐵和高速公路這類運輸設施為代表,中國新基建數量的確已經很大,但畢竟中國還是一個新興經濟體,和老牌發達國家如美國相比,存量上其實還是相差很遠。以美國為例,雖然中國高速公路里程已經超過美國,但是美國全部公路的里程數達到600萬公里以上,中國還只有美國的七成。按照中國最近十年的每年新增里程數量測算,要趕上美國的總公路里程數量,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中國機場數量被美國拋離 不如巴西

除了公路,鐵路也有類似的情況。中國的高鐵傲視全球,但是總鐵路里程(12萬公里)和美國相比(22.8萬公里),還相差很遠。在機場數量方面,全美國有超過5千個機場,數量完全拋離不到5百個的中國。實際上,中國航空運輸不僅落後於美國,甚至不如巴西及墨西哥這樣的國家。

作者指,即便不期待中國會達到美國的5千個機場的超大規模,就按照巴西的七八百個機場看,中國基礎建設的空間還非常大。如果現在中國像過去建設高速公路和高速鐵路一樣,大力建設航空基礎設施,那麼既能夠拉動短期的經濟增長率,走出週期低谷;也能夠帶動長期的經濟增長,這是因為基礎設施永遠是市場經濟的重要元素。

(德國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