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雲南海關禁止緬甸稀土礦進口 國內供應將明顯減少
雲南騰沖海關從5月開始全面禁止緬甸稀土礦進口中國,市場預計封關後國內中重稀土供給將明顯減少,稀土近日再次成為中美貿易戰的關注焦點。
早前官媒《環球時報》曾引述學者指,稀土不會成為中國在政治博弈中的籌碼。
報道稱,2018年11月3日,雲南騰沖海關禁止緬甸所有資源類商品進口至中國,其中包括稀土礦。2018年12月14日,騰沖海關針對緬甸稀土礦通關,執行期5個月,即2019年5月起重新全面禁止緬甸稀土礦進口中國。
據騰沖海關負責通關業務工作人員介紹,關閉稀土進口以及和稀土有關的生產物資出口是當地政府的統一部署,主要是考慮國內外出務工人員安全,跟國內產業調控等其他因素無關。他介紹,緬甸稀土開發的聚集區域有地方武裝和緬甸政府武裝的矛盾,兩者利益不一致,當地務工人員的安全難以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在禁令發布之前,緬甸是中國最大的離子型稀土進口國。中國海關數據顯示,2018年緬甸進口混合碳酸稀土2.58萬噸(折氧化物約2萬噸),進口佔比85%,和國內中重稀土配額(約2萬噸)相當。不過月數據顯示,2018年11月、12月碳酸稀土的緬甸進口量比同年10月分別下滑69%、59%。市場預計封關後國內中重稀土供給將明顯減少。
一家大型稀土集團的一名人士表示,「不僅境外礦進不來,我們還仍在停產,供給就少了」。該人士所指的停產是2017年以來,國內中重稀土因環保核查和資源成本等問題,部分礦山開採受阻而關停,國內中重稀土礦產品開採、配額利用率一直處於極低位置。正因如此,近兩年來,緬甸進口中重稀土已成為重要補充。市場有分析認為,一旦緬甸進口礦封關,部分冶煉分離廠或陷入「無米可炊」的境地。
另外,近年來,中國以近40%的稀土礦全球儲量供應全球70%的稀土產量。而由於提煉稀土的環境成本,美國對中國的稀土有很高依存度,中美貿易戰過程中,稀土是否可以拿來當作中國談判籌碼,一直持續被提及。
環時:稀土不會成政治博弈中籌碼
官媒《環球時報》曾在4月報道稱,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表示,稀土不會成為中國在政治博弈中的籌碼。林伯強稱,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出口國,在稀土市場有很大的話語權,但中國沒有控制稀土資源,這從目前國際市場的稀土價格就可以看出。他還指出,「出於資源保護和環保要求,中國一直在加強對稀土開採的監管」,這可能導致稀土價格的上漲,但並不是政治博弈的考慮。
據悉,稀土是17種化學元素的合稱,在現代工業中,稀土是新能源、航空航天、信息、軍工等尖端科技領域的重要材料,被譽為「工業的維生素」,也有「工業黃金」之稱。中國是世界第一大稀土資源擁有國,也是世界第一大稀土生產國與出口國。
(《多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