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中國撇「重商主義」標籤 「主場外交」直面安全議題

撰文:趙觀祺
出版:更新:

中國外交很久以來被視為奉行「重商主義」,但國際政治操作又有可能如此簡單劃一,限於講錢講賣貨嗎?今個星期,中國先後舉行海軍建軍70周年閱艦式和一帶一路高峰論壇,而從這兩場國家級「主場外交」可以看到,北京外交體系實則是以「經濟發展」和「安全防務」互為表裡。

「主場外交」是國家大事,行程安排都經過精心設計,不會是隨意甚麼時間有空檔,就將活動塞進去。短短一星期內,10多支外國艦隊集結於山東青島,參與中國軍方盛事,繼而37國領導人蒞臨首都北京,出席中國頭等對外倡議的年度大會,這不會是行政上方便而已。

一帶一路論壇:習近平4月24日會見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外媒指,杜特爾特希望借此機會,緩和南海緊張局勢。美國有線新聞網絡(CNN)在4月初報道,菲律賓政府不滿近月有超過270艘中國船隻在南海有主權爭議的中業島附近停留。(路透社)

更為要者,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主持這兩活動,而兩份賓客名單也有不少重合的名字,象徵這些國家對華不只是「經濟貿易」夥伴,同時也是「區域安全」合作對象,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緬甸、馬來西亞和菲律賓,三國均同時派出政府掌舵人和軍艦訪華。

協助化解緬北民地武威脅

在中緬「一帶一路」合作中,單講經濟利益是絕不成事的,首先地方群體可能對項目有意見,例如密松水電站停工事件,然後是如果不能確保地方情勢穩定,任何開發項目都無從談起。有見及此,當近年緬甸北部陷於民族地方武裝衝突,北京便積極參與斡旋,盡力保持雙方停火,致令緬國政府願在此條件下,重啟中緬油管項目,減輕中國對馬六甲海峽的依賴,降低能源風險,於此「經濟」與「安全」顯然是密不可分。

+2

馬國東海岸鐵路失而復得

除了局勢穩定,雙邊互信也是經濟發展的前提,當中離不開「安全」二字。以馬來西亞為例,新政府上台後清算前首相納吉布的貪腐醜聞,並且整理龐大外債,一度要求中止「有問題的」東海岸鐵路項目,牽涉「一帶一路」項下數以百億元計規劃。為了重建互信,中方啟動各層面外交磋商,重擬方案以強調馬方投資不會觸發債務危機,威脅財政穩定。正因中方的「安全保證」奏效,就在首相馬哈蒂爾訪華前夕,馬國宣布繼續建設該條鐵路。

一帶一路論壇:年屆九旬的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蒂爾(Mahathir bin Mohamad)亦前來赴會。他在4月26日的開幕禮上發言,表示全力支持「一帶一路」倡議。外媒指,馬哈蒂爾的發言試圖消除外界對馬來西亞是否願意參與這個龐大基建計劃的疑慮。(路透社)

中業島衝突無礙菲總統訪華

不論是穩定抑或互信,某程度上都取決於國家實力,否則就只會被當作是「紙老虎」,沒有足夠力量領導安全局勢。在兩場活動前不久,就南海主權爭議,馬尼拉指責中方派出武裝漁船圍堵菲方控制的中業島,然而菲律賓軍艦依然來華祝賀,總統杜特爾特亦身處北京論壇。畢竟隨著中國大力增強部署,基本上已將南海覆蓋在「安全網」內,馬尼拉與其硬碰硬,倒不如按此前與中方的協定框架,共同開發區內的經濟資源。

從上述三個事例可見,當中國經濟力量向外擴展,無可避免會觸及地區穩定、國家互信、利益衝突之類「安全」議題,不會亦不可能盲目奉行「重商主義」。中方同期舉辦閱艦式和一帶一路論壇,正好體現經過多年耕耘,北京對自身的領導地位開始得心應手,既具備溝通協商能力以化解障礙,又能夠施展博奕能力以引導局面。於此唯有從「安全」和「經濟」兩方面著手,才能夠理解中國外交體系的塑造過程,以及北京如何展示其領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