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台灣關係法》淪為神主牌 後冷戰「美台友好」暗湧處處
昨日(10日)是美國《台灣關係法》生效40周年紀念日,台灣官民組織和美國駐台機構就此舉行活動以慶祝「美台友好」,但就沒有人能夠回答,到底這段「友誼」有多深厚,互相之間有多少信任。
「中華民國在台灣」是冷戰格局下的偶然,是韓戰下美國反制大陸的「臨時建築物」,到了冷戰轉向,台灣亦遭受波及,被華府拋棄又失去美軍保護,一度人心惶惶。美國雖然改與大陸建交,但就在台灣問題上留有一手,推行《台灣關係法》以作為粘合劑,用含糊的政治承諾和出售軍備,暫時保障「臨時建築物」的外部結構,但這片粘合劑還可以用多久呢?
反映台灣自我定位的困境
《台灣關係法》是美國的國內法,必然以美國的利益為宗旨,其執行方式亦必然將美國的利害計算放在首位。
這裡就出現一個令人尷尬的情況,台灣既然自視「獨立政體」,認為中華民國有資格在國際舞台上行使主權,然而其執政者卻一致將《台灣關係法》奉為政體安全的保證,將保衛疆土的主權命脈付諸另一個國家,這又符合「獨立政體」或「主權國家」的格局嗎?對美國國內法的依賴以至盲信,正好反映台灣作為冷戰「臨時建築物」,陷於自我定位的困境。
推行政經改革以增強粘合力
平心而論,歷任台灣執政者對此不無了解,亦不想完全陷於被動,有諸多嘗試以加強《台灣關係法》的粘合作用。
在冷戰結束前後,台灣完成經濟現代化和政體民主化,既在美國主導下的全球化市場佔一席位,更在政體上成為西式民主陣營的合資格成員。這場天翻地覆的政經改革至今仍為台灣帶來紅利,其中一項就是提升台灣的國際話語權,能夠利用已發展民主政體的身份,增強《台灣關係法》的黏合力。
充當美國地緣政治籌碼
可是不論如何努力,在政體安全上,台灣的「主動」不外乎是繞著《台灣關係法》轉,亦即繞著美國的國家利益轉。
自冷戰起,美國對華戰略便以台灣為「不沉的航母」,視之為對華「第一島鏈」的據點,台灣亦心照不宣地充當美國的地緣政治籌碼。根據《台灣關係法》的「承諾」,台灣定期斥鉅資購買美國軍備,令美國軍火商得益。與此同時,藍綠政黨亦持續表明要「維持現狀」,不統不獨不武,原因之一為順應華府所需:既想保留「台灣牌」滋擾中國,但又不願意為台灣捲入全面衝突。
難打「民主牌」搏華府支援
然而步入後冷戰時代,台灣以一部美國國內法為「神主牌」,奢望華府給予確鑿安全保證,終歸是在無力感下自我安慰。
中美兩強競合成為國際政治主軸,一邊是大陸經濟和軍事實力與日俱增,台灣經濟則萎靡不振,所購的美國軍備亦遠遠趕不上對岸力量,另一邊是意識形態之爭退潮後,台灣更難打「民主牌」以搏取華府支援,甚至一旦中美交惡決裂,台灣反而有可能首當其衝淪為炮灰,華府則在太平洋另一端隔岸觀火。
總體而言,冷戰結束三十年,「中華民國在台灣」這個「臨時建築物」已漸見裂縫,《台灣關係法》這片粘合劑亦已剝落不少。也許台灣與其抱著「神主牌」祈求「維持現狀」,不如盡速補上數十年來的課,從冷戰模式再度蛻變,認真探索前路,以期實現平穩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