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建交70年】俄駐華大使:兩國相交「從心所欲,不逾矩」

撰文:李虎門
出版:更新:

1949年10月2日,在中共建政第二日,蘇聯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至今已經70年。
俄羅斯駐大陸特命全權大使傑尼索夫(Andrey Denisov)今(26)日在內媒《中國新聞週刊》發表一篇題為〈中俄關係走中庸之道〉文章,細數從蘇聯到俄羅斯,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歷史深遠。
最後,他還引用孔子的話「吾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認為,完全適用於中俄的國家關係。

圖為俄羅斯駐大陸特命全權大使傑尼索夫。(VCG)

傑尼索夫認為,由於相互尊重、高度信任、遵循平等和互利的原則,俄中兩國確實可以「從心所欲」,將任何規模和複雜的專案付諸現實。雙方還自覺地「不逾矩」,既不違背各自國家的利益,也不逾越國際法的原則和規範,並以此為「矩」,在國際舞台上協調行動。

傑尼索夫表示,俄中有一份「遠親不如近鄰」的情懷。1928年,中共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在莫斯科郊區舉行,這是中共史上唯一在境外召開的黨代會。抗日時期,1945年8月,蘇聯軍隊進攻滿洲,消滅了關東軍。

傑尼索夫說,蘇聯是第一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1950年2月14日,蘇中簽署《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並在上世紀50年代經歷了蘇中關係的「蜜月期」。

2018年11月6日,在珠海航展上,中俄聯合研製的CR929遠端寬體客機展示樣機首次亮相。(VCG)

傑尼索夫指出,1991年蘇聯解體。中國承認俄羅斯聯邦是蘇聯的繼承國,兩國繼續發展雙邊合作;1992年,雙方確認彼此是友好國家;1994年,決定建立建設性夥伴關係;1996年,建立了平等信任、面向21世紀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文章說明,2001年,兩國簽署《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確認兩國「世代友好,永不為敵」。2004年,俄中之間最終解決了與長達4300公里的國土邊界有關的所有問題。

兩國在軍事合作領域中取得巨大成就。2005年第一次「和平使命」聯合軍事演習。「東方-2018軍演」有數千名中國人民解放軍將士參加史上最大規模的多兵種軍演。俄中還是「上海合作組織」的倡議者。

2018年11月,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有來自俄羅斯民風舞蹈表演團的表演。(殷立勤攝)

傑尼索夫稱,莫斯科和北京都盡力最大限度地協調各方力量,建設歐亞經濟聯盟和推動「一帶一路」。2018年雙邊貿易額達到了約1070億美元(約合8398.65億港幣),創歷史新高。

傑尼索夫強調,需要特別指出俄中關係的一大關鍵,就是這種關係的完全非意識形態化。俄中尊重所有的發展模式,不覬覦「彌賽亞」(救主)的地位,也不在相互之間以及與外部世界的交往中好為人師。

傑尼索夫稱,70年來,俄中關係之路是曲折坎坷的。但現在,可以滿懷信心地說,兩國戰略合作的前景是光明的。當前的相互協作水準是最佳的,走著類似於東西方哲學傳統中的「中庸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