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孟晚舟被捕.分析】中國拒絕霸凌行徑 也應拒絕被民粹綁架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11日(周二)出席2018年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研討會開幕禮,並發表演講時特別提到,中國絕不會坐視不管「任何肆意侵害中國公民正當權益的霸凌行徑」。這是自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於加拿大過境時被捕後,中國外交系統最高級別官員對事件的言論,其中更不點名指美國的行徑「霸凌」。
而另一方面,中國民間亦群情洶湧,報道指一些公司已經設立獎罰規則來支持員工購買華為手機,懲罰使用蘋果手機的員工。孟晚舟事件一時間引起內地反美者和民粹主義者的極大憤慨,但回首過往諸如反日遊行和抵制樂天的經驗,民粹並不能解決問題,還會適得其反,輕則破壞國家形象,重則有「被情緒綁架」之虞。中國在這衝突頻生的關頭越應有大國氣度,彰顯其自信。
孟晚舟事件已經激起民間的義憤,據內媒報道,深圳科技公司夢派科技在官網發表「關於聲援華為的通知」,表示如員工購買華為和中興手機,公司會給予價格15%的補貼;若員工購買蘋果手機,公司會按照市價給予100%的處罰。除了夢派科技外,網上亦流傳兩份通告,顯示深圳市匯義盛電子設備有限公司和上海市南充商會均發出類似通知。
環時:發揮民間的「公共外交積極性」
新中國成立以來就有實施「民間外交」的豐富經驗,在這次事件中個別公司自發抵制蘋果的措施,仍然在合理範圍之內。官媒《環球時報》早前就中美衝突發表的社論提倡發揮民間的「公共外交積極性」,表示「或許只需官方放放手,用不了多久就會成長出一大片能夠有力回應外部挑釁的『紅衣大砲』來」。
不過民間外交其實有時會適得其反,特別是當個別的自發性行動演變成大規模行動時,後果更難以預料。民間早年曾發生過多次大規模的反日示威活動,以2012年抗議日本提出釣魚台國有化政策的示威活動為例,遊行在全國多個城市進行,但最終演變成針對日企、日貨的暴力事件,打砸搶燒行為被媒體廣泛報道,中國形象受損,內地媒體更斥責這是「泄憤式愛國」。
抵制樂天未能解決薩德問題
近兩年來因為薩德爭議,中國官方使出「限韓令」,當中包括限制國民赴韓旅遊,民間也發生抵制樂天集團的大規模行動以作呼應。當時《環時》更發表題為「打擊樂天懲罰韓國,中國別無選擇」的社評,表示「用把樂天逐出中國市場來對危害中國國家利益的外部力量殺一儆百,這是中國作為大國應有的威嚴」。遺憾這一波民間外交不僅未能解決薩德問題,反而導致中韓關係結冰,令情勢更為複雜,官方迴旋空間縮小。
若中美關係被民粹綁架 中方得不償失
自孟晚舟被捕以來,中方一直小心應對,以防事件會破壞「習特會」的成果。中方一來清楚表明立場,表示加美兩國的做法有違道義,二來在輿論上不與貿易戰混為一談,以免令形勢更混亂,在此皆可見中方的謹慎。但是12月10日(周一)美國高通公司宣布到在中國法院申請到對蘋果iPhone手機系列產品的臨時禁令,中國法院在此敏感時刻發布針對蘋果的禁令,外界及民間不免會解讀為對於孟晚舟被捕的報復行動。
民間近日已經出現了抵制蘋果的個別行動,加上最新的中國法院判決,更容易演變為一股新的大規模抵制運動。然而根據之前經驗,這可能使中美的談判有「被情緒綁架」之虞。若中方因礙於面子而在對美的迴旋空間縮小,這明顯是得不償失。
回過頭看,華為在事發後第一時間發布《致全球供應商夥伴的一封信》,信中强調兩點:其一,美國政府通過各種手段對一家商業公司施壓,是背離自由經濟和公平競爭精神的做法;其二,華為不會因為美國政府的無理,而改變與全球供應鏈夥伴的合作關係。華為公司的回應有「全球大企業大氣象」,也令人心生敬意:不是情緒化地渲染憤慨與悲情,不是訴諸公衆情緒和民粹主義,而是冷靜、理性、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