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分析:厄爾尼諾現象左右大豆之爭 中國獲意外優勢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自中美貿易戰爆發以來,美國大豆一直是各界「焦點」所在,中國表明對美國農產品加徵關稅,從而打擊美國執政共和黨的中西部票倉。時至近日兩國關係似有緩和跡象,國家主席習近平將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會面,然而「大豆之爭」仍引起媒體興趣,《多維新聞》於11月11日刊文分析,指「厄爾尼諾」現象或成為重要變數。

巴西總統大選:中巴關係成為今次選舉的焦點之一。中國是巴西的最大貿易夥伴,其中巴西大豆貿易非常顯著。2018年巴西大豆8成出口量均被中國買入。(VCG)

分析指根據日本等國的氣象資料,2018年度「厄爾尼諾」現象已經出現,導致全球變暖、局部乾旱,並頗有可能延續到2019年春季。大豆主要供應國巴西將受惠於此,其一年兩熟或兩年三熟的品種有可能獲取更大收益。

中美貿易戰爆發後,中國已轉移大豆進口來源,由美國換上巴西,目前中國7成進口大豆都是巴西產品。與此同時,「厄爾尼諾」的初期效應可能促進美洲的大豆、玉米等農產品產量,而巴西大豆增產有助中國進一步減少對美依賴,美國豆農亦無望於2019年扭轉形勢。

對美國進口大豆加徵報復性關稅被指是中國在中美貿易戰中的「殺手鐧」。(視覺中國)

巴西暫未與美國聯手對付中國

另一邊廂,分析認為10月巴西大選前,外界就一直擔心巴西是否會因為其政治光譜的右轉,實現與美國合流,在經濟問題上對中國採取措施。

不過在今年前3個季度,巴西對華出口總額約為470億美元,是對美出口額的兩倍有餘,新任總統博索納羅(Jair Bolsonaro)不得不考慮該國企業和資本家的利益,上台後即表明:「巴西高度重視發展對華關係,新政府將積極加強對華合作。」

《多維新聞》進而判斷:「鑒於拉美地區存在『巴西走向哪裡,拉美便往哪裡去』的傳統環境,『厄爾尼諾』帶來的助力也就因此被放大了。北京在中美貿易戰期間,也因此得到了一點意外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