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稱霸絕非舉手投降 「韜光養晦」是為了「有所作為」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中美貿易戰至今已經持續數月,美國對華政策全面轉向,多方面打壓中國,中國如何應對成了輿論焦點。中共已故領導人鄧小平之子鄧樸方近期發表講話,表示中國要「知道自己的分量」。有觀點認為,這是含蓄批評中國政府放棄了鄧小平制定的「韜光養晦」外交策略,認為中國政府「惹了美國」,才陷入困境。然而,回顧歷史即可發現,「韜光養晦」和「有所作為」從來都是一體兩面的,中國政府固然應該長期堅持「韜光養晦」,但根本而言,中國作為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變革者,無論策略為何,都必然會面對當前國際秩序主導者美國的壓力。

鄧樸方(左)在中共十八大上。(網絡圖片)

今年74歲的鄧樸方是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名譽主席,9月16日,他再次當選名譽主席,並在當日舉行的殘聯大會閉幕式上發表上述講話。據稱,鄧樸方在講話中說:「我們必須從事實中找尋真理,保持頭腦清醒,知道自己的位置」、「我們也不應輕視自己」。

有報道指,鄧樸方在談話中回顧了鄧小平於1992年對局勢的評估,鄧小平當時指出,中國要經過數代人才能鞏固和發展中國社會主義。鄧樸方還表示,改革開放不能回頭,未來100年中國都應該繼續改革開放。

宣傳策略上出現失誤

鄧樸方的講話在坊間引起了巨大迴響。他關於中國應該「保持頭腦清醒,知道自己的位置」的表述,很自然讓人聯想到鄧小平當年提出「韜光養晦」的外交策略。如今中美貿易戰如火如荼,美國全方位對華施壓,有聲音即認為,是中國放棄了「韜光養晦」,才導致美國將矛頭對準中國。

應該說,以宣傳策略而言,此前中國確有失誤,年初宣傳機構開足馬力宣傳「厲害了,我的國」,甚至還有學者宣稱中國已經超越美國,其所展現的虛驕恃氣實在讓人搖頭。不過,觀察者不應簡單地將中美之爭的根源簡化為「中國放棄了韜光養晦」,須知中國從未放棄「韜光養晦」,而中美爭端更絕非中國放低姿態即可避免。

此次美國來勢洶洶,要求中國全面向美國讓步,瞄準的不僅是貿易逆差問題。美國要求中國實質上放棄「中國製造2025」,又針對中國的「千人計劃」大搞「間諜獵巫」,甚至還有美國鷹派提出要取消中國留學生簽證;針對中國在南海造島的行動,美國又以維護航行自由為旗號,多次派軍艦進入南海,並舉行軍演;在台灣問題上,美國政府更是積極出牌,不僅推進軍售,還對台解禁潛艇技術,為台灣「撐腰」之意甚為明顯;此外,歐美輿論針對中國 「一帶一路」戰略的批評不斷,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債務問題上大做文章。

鄧樸方(右)是鄧小平長子,生於1944年。(網絡圖片)

「韜光養晦」非無原則讓步

美國全面出招,如果中國真的依照所謂「不惹」美國的方式行動,實際上就意味着在國際舞台上全線撤退,不僅將自身發展機會拱手讓出,還要在長期以來一直堅持的領土等問題上作出巨大讓步。這對中國而言實屬「不可承受之重」,任何一屆政府都不會接受。

九十年代初,鄧小平基於當時的國際環境,提出了「韜光養晦」的外交策略,這無疑包含着巨大智慧。不過,這並不意味着無原則讓步,更不意味着對外投降。以為「韜光養晦」就是將本國權益讓於他人,實在是扭曲了鄧小平的本意。

鄧小平當年實際上提出的是20字戰略方針,即「冷靜觀察、穩住陣腳、沉着應付、韜光養晦、有所作為」,「韜光養晦」,終究還是為了「有所作為」。

「有所作為」指的是什麼?1990年12月,鄧小平在講話中就指出:「中國永遠不稱霸,中國也永遠不當頭。但在國際問題上無所作為不可能,還是要有所作為。作什麼?我看要積極推動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幾十年來,雖然中國歷屆領導人在治國策略和外交方針上側重各有不同,但在改變西方為主導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這一點上,並無根本分歧。「韜光養晦」是為中國爭取良好發展環境的方式,但絕非目的本身。

正如鄧小平指出:「我們再韜光養晦地幹些年,才能真正形成一個較大的政治力量,中國在國際上發言的分量就會不同。」這也正是幾十年來中國實際執行的外交戰略:鄧小平提出「韜光養晦」時,冷戰剛剛結束,美國一家獨大,中國還處於改革開放的起步階段,中國將重心放在國內發展;江澤民和胡錦濤時期,國力持續提升,但中國外交仍延續了內斂的風格,在國際社會熱點話題上極為克制,甚少提自己在這些議題上的「模式」或者「道路」。

此次美國來勢洶洶,要求中國全面向美國讓步,瞄準的不僅是貿易逆差問題。(視覺中國)

新時代促使「積極有為」

如今近三十年過去,經過多年的積累,中國不僅國力大增,也日益融入世界,對外聯繫日益緊密。僅以石油進口為例,2016年中國進口原油即達四億噸,中國對外原油依存度高達65%,意味着中東和拉美產油國的一舉一動,都關係到中國民眾的切身利益,此時若還希望中國像以前一樣「兩耳不聞窗外事」,將國際事務上的話語權拱手讓出,實際上不僅不現實,也非常不負責任。

所以,無論是從現實經濟社會需要的角度,還是從中國幾代領導層幾十年來所希冀、建立國際新秩序的角度看,中國都應該在地區和全球治理問題上提出自己的看法,「一帶一路」倡議和建立亞投行,提出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就是其產物。

在這種語境下,中國的「韜光養晦」應當表現為行動有準則、有方向、不做力不能及的事情,而當力量積累到一定程度,就需要適時做出調整,「有所作為」且「積極有為」。

從現實層面來看,中國並沒有拋棄「韜光養晦」,更非事事強求「有所作為」。中國在推進「一帶一路」、亞投行的過程中,仍然強調維護二戰後的國際秩序,依然以國際秩序維護者而非破壞者的形象出現;中國加大對中東地區關注的同時,仍採取謹慎、小心、維持平衡的姿態;在貿易戰中,中方強硬反擊美國,並宣稱捍衛世界多邊貿易體系,同時也多次強調與美國談判的大門敞開,並表示中國無意取代美國。

由此可見,中國並非一味逞強、不知進退。然而,無論中國多麼小心,和國際現行政治經濟秩序的衝突依然難以避免。畢竟舊體制對於新來者永遠會有壓制和反擊,在現行國際秩序中佔據主導地位的美國,不會看着中國「另起爐灶」還默不作聲,無論中國採取何種宣傳策略,終究要面對來自美國的壓力與逼迫。

中國固然不應該主動惹是生非,但也不能畏首畏尾。中共已故領袖毛澤東曾說:「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面對舊世界的打壓,剛柔並濟方是正道,「積極有為」才能保住自己「韜光養晦」積累而來的實力。

因此,中國需要的是沉穩和堅毅的態度,有理有利有節地應對挑戰,與此同時,中國亦須在宣傳工作上下功夫,將自己的所作所為堂堂正正地展現給民眾和世界,不虛驕、不挑釁、不自卑。

如今中國進入習近平時代,鄧小平 「韜光養晦,有所作為」雖然在執行方式上或有調整,但依然會被長期堅持。(資料圖片)

「摸着石頭過河」爭議難免

自1992年鄧小平提出「韜光養晦、有所作為」以來,二十多年過去,國際局勢經過多輪變化,但這一思路和策略通過了歷史考驗,證明了自己的價值。正如鄧小平繼承了毛澤東的思想和成就,如今中國進入習近平時代,鄧小平 「韜光養晦,有所作為」雖然在執行方式上或有調整,但依然會被長期堅持。

值得一提的是,近來部分「紅二代」發聲,回顧父輩革命工作歷程,乃至著書立說為父輩「代言」,外界常將之解讀為對當局的批評,有時甚至將問題上升到當下中國政府背離老一輩領導人道路的高度。事實上,中國目前面臨巨大國際壓力,政府採取一步步試探和選擇、「摸着石頭過河」,期間自然會有磕碰,也會有爭議。對於不同的聲音,當局應秉持「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態度,寬容以待。

不過,觀察者應了解,中國政治不是中共黨內的私事,而是國家的公事,老一輩領導人話語的解釋權並不為親朋故舊所獨有。另一方面,國際和國內形勢一日千里,需要中國領導人及時應對,調整政策。古語有云「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中共歷來強調「具體分析具體情況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認定中國外交,乃至全部政策只能有一種解釋、一種模樣,那未免過於僵化,對於理解中國有害無益。

鄧小平當年實際上提出的是二十字戰略方針,「冷靜觀察、穩住陣腳、沉着應付、韜光養晦、有所作為」。「韜光養晦」,終究還是為了「有所作為」,中國政府固然應堅持「韜光養晦」,但新形勢下,這種行動準則也應適時調整。

上文節錄自第136期《香港01》周報(2018年11月5日)《永不稱霸絕非舉手投降 「韜光養晦」是為了「有所作為」》。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11月5日出版的第136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您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