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黨媒分析非打不可原因:美國旨在阻滯中國現代化
中美貿易戰開打已近一個月,但局勢仍未有緩和跡象。由中共中央黨校主辦的《學習時報》今日(8月2日)就發表評論文章,闡述貿易戰必須打的原因,更指美國針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不准中國推進「中國製造2025」,就是不准中國產業升級,目的是阻滯中國現代化,遏制中華民族復興。
建議中方邊打邊談
文章首先指出中美貿易戰必須打的四大原因,首先是由於美方主動挑起爭端,故打不打的主動權並不在中方;其次是這次貿易戰的性質是一場事關國運的戰略博弈,故中國沒有理由妥協;第三是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商人性格讓他把中經貿談判看成是一筆「大生意」,故中方必須作出回應;最後是美國的文化性格素來只是欺弱服強,故中國不能不打。
對於中國在貿易戰中的戰術而言,文章指出,中方要邊打邊談,邊談邊打,在打談中相互妥協,推動中美關係走向新的平衡。中國對貿易戰的態度經歷了一個爭取談、準備打、先禮後兵、漸趨強硬的過程。鑒於中美實力對比,中國將採取「數量型和質量型相結合」的措施。而美國帶頭破壞國際規則,已成功自我塑造了國際秩序攪局者、世界經濟破壞者的霸蠻形象。因此,中國在反擊美國的同時,可順應全球化趨勢,高舉自由貿易大旗,反對貿易保護主義,加快對外開放步伐,讓公道自在人心,讓為中國說話的人多了起來,中方順勢佔據道義制高點。
此外,文章又認為中方要打贏貿易戰的一個基本戰略思維就是「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美國在貿易戰中劍指中國,自我孤立,使中國有機會化競爭對手為合作夥伴,為合縱連橫提供了可能。當中,美國對進口鋼鋁產品加徵關稅已與其包括歐盟、加拿大、日本等傳統盟友,以及印度、南非等新興國家心生嫌隙,美國其後又「捅中東『馬蜂窩』」,既把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遷至耶路撒冷,又退出伊朗核協議,導致麻煩纏身。因此,中國需要一方面與美國針鋒相對,另一方面則爭取國際社會支持,調整改善與周邊國家關係,加強雙邊經濟合作,繼續推進雙邊和多邊自由貿易。同時又可將爭端訴諸世貿組織,尋求世貿組織規則和國際輿論支持。
中國將以局部損失換取全局利益
文章亦建議中國可針對美國痛點進行「定向打擊」,例如中國對美國農產品加徵關稅後,美國農業遭受較大損失,已迫使特朗普政府不得不向農場主補貼。對原產於美國的汽車加徵關稅,讓美國汽車對華出口受到影響,使其在中國市場的亦份額受到擠壓。中國下一步可以根據事態發展情況,考慮採取新的針對性措施。
對於中美貿易戰的結果,文章認為全球化大勢不可逆轉,中國崛起不可阻擋。美國發動全球貿易戰,實行孤立主義,實乃逆全球化而動。美國針對中國發動貿易戰,不准中國推進「中國製造2025」,就是不准中國產業升級,目的是阻滯中國現代化,遏制中華民族復興。這次貿易戰之於中國,很可能是小打小變革,大打大變革。中國將以局部損失換取全局利益,以暫時被動換取長期主動。所以歷史地看,中美貿易戰未嘗不是中國的一個新的歷史機遇。
其次,在貿易戰衝擊下,中國經濟可能進入一個比較特殊的時期,外部環境趨緊,經濟增長及股市、債市、匯市、房市等波動的壓力加大。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繼日本與歐盟達成自由貿易協議之後,美國和歐盟發布聯合聲明宣稱,「要共同致力於零關稅、消除非關稅壁壘、消除對非汽車工業產品的補貼」。美歐日有可能達成三方自貿協議的動向,將對中國形成新的壓力,使中國經濟發展面臨嚴峻考驗。
不過,文章指出,中國完全有能力應對這一嚴重挑戰,這不僅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制度優勢,亦因為中國巨大的國內市場、完整的工業體系及較強的學習能力。而美國所發動的貿易戰,已使中國認識到自身的「短板」所在,核心關鍵技術缺失必然受制於人,中國應加大關鍵技術領域的投入和研發,匯聚更多資本和高端人才,在搶佔科學技術制高點上急起直追。而貿易戰的另一個實際效果是倒逼中國進一步加快體制改革,中國未來將通過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加長體制短板,通過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高效率配置資源,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