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華府動向成台海最大變數 台灣「打美國牌」成效如何?

撰文:趙觀祺
出版:更新:

6月18日美國參議院通過「2019年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草案」,內容包括「美軍應適當參加台灣軍演」,引起大陸反彈。大陸官媒《人民日報(海外版)》公眾號「俠客島」6月20日就開宗明義,直斥台灣執政黨:「挾洋自重,無異於與虎謀皮。有價值的時候,你是棋子,等價值用盡,就只能當『棄子』罷了。」
回顧蔡英文2016年當選台灣總統之初,兩岸拉鋸在於蔡英文堅持以「維持現狀」口徑,而大陸則要求台灣公開承認「九二共識」及「一個中國」。至特朗普(Donald Trump)於同年底入主白宮後,「美國因素」在兩岸關係中尤為突顯,大陸及台灣亦隨其變化而各有行動,台海「冷和平」格局更為固定。

台軍現役的荷蘭製劍龍級潛艇。(網上圖片)

自去年底起,大陸與美國就貿易爭議及朝核議題交手日多,華府亦不時打出「台灣牌」以向大陸施壓。單以今年初為例,3月特朗普簽署《台灣旅行法》,鼓勵美國及台灣兩地各層級官員互訪,至4月有美國官方一名熟悉台海軍事的人士透露,美方近日將以商售管道,輸出台灣渴望多年的製造潛艇(台稱「潛艦」)所需技術協助。台總統府方面證實了這一消息,並對美方表示感謝。

台「國安人士」:陸外交籌碼減少

由於中美關係日漸緊張,地緣政治版塊變動加劇,台灣對於美方「打台灣牌」,亦非完全抗拒。中央社6月引「熟悉國家安全事務人士」分析:「朝鮮半島局勢一旦穩定趨緩,美國將更有餘裕管理區域內其他安全議題包括南海、台海風險;換言之,當北韓(按:朝鮮)問題和緩,美國將更有能力處理因中國崛起造成的區域緊張。」

由此可見,台灣政府認為,當美國逐一解決對華或涉華議題,大陸「外交籌碼將隨之減少」,進而判斷大陸短期內將陷於對美貿易戰,忙於維持經濟穩定發展,如在南海或台海再興波瀾,「將非明智之舉」。

早前中國空軍微博發布解放軍繞島巡航照片,台灣玉山赫然現於其中。

常態化「繞島巡航」及雪崩式「斷交」

大陸對於台灣「打美國牌」當然有所反應,近半年來大陸戰機多次「繞島巡航」,航空母艦編隊亦駛入台海,顯然為對台示警。時至今年初,大陸更推出「惠台措施」,對在陸台生及台商賦予「國民待遇」,啟動對台民意戰。在外交領域,在蔡英文任內短短兩年間,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巴拿馬、多米尼加及布基納法索4國相繼與中華民國斷交。

按俠客島總結,大陸判斷「美國絕不可能為了『台獨』跟大陸開戰」,美國承諾對台灣僅為「空頭支票」,而基本立場如下:「台灣問題事關大陸的主權、領土安全,是大陸的核心利益所在,在這個問題上,大陸絕不含糊,絕不退讓。美國可以拿台灣當籌碼,但大陸絕不會認為台灣是可以交換的籌碼,正如國台辦所說,基本原則與核心利益不能談判。」

美國總統特朗普(左)和台灣總統蔡英文(右)。(新華社/中央社)

在「統一」與「台獨」之間

誠如俠客島所言,華府大概不會公然支持「台獨」,但在「台獨」與「統一」之間有龐大空間,天秤可以向其中一邊逐少傾斜。如在5月布基納法索與中華民國斷交後,蔡英文改稱「大陸」為「中國」,台灣政府及各官方機構亦隨之仿效。美國「2019年財政年度國防授權法草案」所載「友台」內容亦體現天秤擺向,反映美國「打台灣牌」,台灣亦「打美國牌」,大陸會採取何種方式扭轉趨勢,將會是各方焦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