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出訪 中日關係升溫 台灣能否守住「台日友好」
5月9日,安倍與到訪的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舉行會談。根據中國外交部發布的新聞稿,安倍表示「日方願同中國加強政治互信」,同時「將按照日中聯合聲明的規定,僅同台灣保持民間往來」。部分兩岸人士認為,這是安倍對台明確表態。
綠營色彩濃厚的《自由時報》刊出相關評論,認為中國利用日本安倍政權支持率驟降之際「乘虛而入」,從而主張台灣應該盡早開放福島食品,及時「幫助台灣友人安倍首相一臂之力」。台灣總統蔡英文反應平淡,她在 5月14日接見「第五屆台日戰略對話」日本代表團時,指出中日關係的正向發展有助於區域穩定,而日中關係和台日關係也可以並行不悖。
日台歷史與地緣情感深厚
台灣方面普遍不擔憂安倍向北京承諾「僅同台灣保持民間往來」,背景來自於日台之間的「特殊情感」。第一重情感奠基於日本曾經殖民台灣超過半個世紀,儘管民族差別待遇始終存在於日據台灣,但日本殖民統治當局為了戰爭動員,有意識地推動同化以及後期的皇民化運動,不只將宗教文化風俗移入台灣,台灣人民也捲進日本對外侵略戰爭,使得日台之間產生了複雜的親近性。
第二重情感則是奠基於戰後的地緣格局,日本與台灣同為反共第一島鏈成員,日本不曾忘記對台灣殖民歷史的記憶,反而更為放大地緣關係,強調台灣是日本海上通道的「生命線」與「利益線」。相應於此,在二戰後的冷戰格局下,台灣的國民黨政權仰賴美國與日本提供援助以維持正當性。在此之中,日本扮演的角色不亞於美國,1965年美國停止對台經濟援助之後,當時的日本佐藤榮作內閣隨即向台灣提供了1.5億美元貸款。1949年以後日本更以岡村寧次等甲級戰犯為首,組織了名為「白團」的軍事顧問團,駐台長達15年之久,協助蔣介石落實反共衛台政策。
基於歷史情感與現實戰略考量,台日雙方形成了特殊結盟關係。即使經歷政治上解嚴與結束「戡亂」體制,台灣至今仍然需要日本提供安全協助,以應對中國大陸的挑戰,所以現實上台灣對日本又有着更為迫切的特殊依賴關係。就算台灣在馬英九時期進入兩岸和平發展階段,但「和中」的馬英九同樣突出「友日」的對外主張,以此安全屏障來換取與中國大陸進一步交往的空間。
台主打與日友好 迴避大陸壓力
2016年蔡英文政府上台之後,兩岸進入冷對抗狀態,近來兩岸關係更有退回至李登輝與陳水扁時期的緊張態勢。在此情形下,台灣加強對日關係,持續靠攏日本,也是民進黨政府迴避中國大陸政治壓力的必然選擇。2016年5月初蔡英文就職前,安倍胞弟岸信夫率日本自民黨議員代表團訪台,獲得民進黨熱烈接待,蔡英文與岸信夫就「台灣加入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與「日台關係走向」等議題會面交流。
2017年可以說是台日推進「實質關係」的一年,日本先將對台窗口「日本公益財團法人交流協會」更名為「日本台灣交流協會」;隨後,台灣將對日窗口「亞東關係協會」更名為「台灣日本關係協會」。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呂耀東認為,台日雙方機構名稱的變動,是朝向「準國家機構」升級的「漸進式互動」。
台日交流機構的改名,被蔡英文視為「台日關係不斷往前走的具體表現」。她形容,民進黨政府上台之後,將對日關係列為外交重點,台灣立法院成立了「台日交流聯誼會」,由民進黨籍的院長蘇嘉全親任會長,說明「台日友好」已經達到了大家都已能「琅琅上口」的境界。
實際推動當前台灣對日政策的駐日代表謝長廷曾公開指出,台日之間雖不像台美之間簽訂《台灣關係法》,但是雙方在天災等事件相互支援,可以算是「命運共同體」,因此他將台日關係定性為「特殊的友好夥伴關係」。今年2月台灣花蓮大地震,台灣官方以人道救援名義讓日本救援隊進入災區,同時婉拒了中國大陸與其他國家的協助意願,除了救災層面的專業考量,蔡英文在Twitter感謝日本是「真正的朋友」、「患難見真情」,這些看似溫馨、細膩問候的背後,難以說完全沒有台日關係的因素在內。
日本兩面手法裏的「台灣牌」
民進黨政府與日本之所以有緊密互動,安倍晉三是不能忽略的關鍵人物。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林泉忠曾指出,安倍是日本自「1960年代以來最親台的首相」,「拉攏台灣」是安倍對外戰略思維相當重要的一環。安倍政府採行「價值觀外交」,也就是尋找擁有共同價值觀的國家或地區加強合作,例如,安倍強調「海洋民主國家」結盟是亞太與全球「安全和穩定的核心支柱」,日本必須成為可以遏止中國「進犯」的「民主安全菱形」組成部分(其他成員包括印度、澳洲、美國夏威夷)。在此戰略思維下,台灣是日本區域佈局不可或缺的一員。
問題在於,儘管安倍政府緊抓「台灣牌」不放,但安倍也是高度的現實主義者,他非常清楚日本目前在東亞區域政治格局,尤其是中美關係之中所處的地位。美國總統特朗普2017年正式簽署行政命令,退出TPP,再加上即將到來的「特金會」,都讓安倍政府深刻體會到特朗普的反覆多變,以及日本在中美關係與由此衍生的區域關係裏正在邊緣化。2017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年周年,2018年則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約40周年,安倍以此為契機,開始尋求改善日中關係,尋求加入中國主導的區域整合與經濟一體化進程之中,避免把雞蛋全部放在美國的籃子裏。
此次安倍向李克強承諾「僅同台灣保持民間往來」,其真實想法與動機,應該循上述脈絡理解。日本過往曾對中國作出類似承諾,1998年,時任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訪問日本,與當時的日本首相小淵惠三共同發表《中日聯合宣言》,其中除了重申日方持續遵守1972年兩國建交時發表的《中日聯合聲明》當中關於台灣問題的立場,更重要的是日方也宣示「將繼續只同台灣維持民間和地區性往來」。爾後這份《中日聯合宣言》,成為中日關係「四個政治文件」之一,但日方仍通過各種方式,與台灣維持着「準官方」的往來,遊走在政府與民間之間的模糊地帶,體現了對外戰略的兩面手法:既不正面踩踏中國大陸的政治紅線,也保持與台灣的密切關係。
安倍「和中」 台灣持續選邊站?
日本當局深知中日關係發展歷程中,中國最為在意的是歷史和台灣問題,因此1998年對江澤民承諾「將繼續只同台灣維持民間和地區性往來」,2018年再對李克強承諾「僅同台灣保持民間往來」,以換取中國的信任。只是,同樣一句話隔了20年再度說出,象徵意義卻完全不同。1998年中國GDP(1.029萬億美元)只是日本(4.033萬億美元)的四分之一,2016年中國GDP(11.2萬億美元)已是日本(4.4萬億美元)的2.5倍,兩國的經濟實力、政治實力,甚至是軍事實力,都經歷了此消彼長的過程,無論力量對比或相互依存度,均發生了巨大轉變。
因此,安倍向李克強保證「僅同台灣保持民間往來」,對往後日台關係的影響恐怕不容小覷。安倍致力推動中日關係回暖,有可能因而排擠,甚至犧牲台灣,對於過度相信台日關係「牢不可破」、明顯往日本站隊的台灣政府來說,這無疑帶來高度風險與危機。與此同時,日本主動積極改善中日關係,不只是為了自身利益與生存發展,更是因為安倍相當明白在中美博弈的局勢中,日本應該走的路與做的事。徘徊於十字路口的台灣,應該警惕安倍的轉變,畢竟在國際政治中,再深厚的情感關係,也比不上現實利益。
瀏覽更多周報文章︰【01周報專頁】
敬請留意5月21日出版的第112期《香港01》周報,各大書報攤及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訂閱周報,閱讀更多深度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