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強勢衝擊AI戰局 分析:北京意圖宣示美出口管制無效

中國AI企業深度求索(DeepSeek)近日發布低成本人工智能(AI)模型,震撼市場,並引發華府高度關注。專家認為,DeepSeek的崛起不僅是技術突破,亦具有政治象徵性,與2023年華為在美國商務部長訪華時推出新款手機的「既視感」相似,試圖向外界傳遞美國出口管制無效的訊息。
美國政治媒體「Politico」報道,目前國會尚未明確回應DeepSeek的影響,但其發布的時機與2023年華為的案例極為相似。當時,華為無預警推出搭載7奈米晶片的智能手機,被認為成功規避美國制裁,令美國政府及硅谷震驚。
Politico指出,北京可能正向美國政府傳遞訊號。DeepSeek執行長去年曾接受訪問時坦言,公司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美國的出口管制。美國總統特朗普已下令相關機構在4月1日前檢討現行限制措施是否存在漏洞。
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AI專家艾倫(Gregory Allen)向Politico表示,DeepSeek的出現與華為當年推出新機的手法如出一轍,「科技貨真價實又令人印象深刻,但時機是出於政治動機」。
艾倫進一步分析,北京此舉意圖影響美國政府的政治敘事,讓外界認為出口管制已經失敗,因此應該放棄。然而,2023年華為事件後,美國國會內對中國持強硬立場的「鷹派」反而促成更嚴格的技術管制,這次DeepSeek的影響仍有待觀察。
艾倫指出,DeepSeek的創新主要來自於技術架構,而非晶片技術,「他們的架構能讓每顆晶片發揮更高效能」。但他強調,西方國家仍可使用DeepSeek改善的架構和演演算法,但DeepSeek無法獲取美國的晶片技術優勢。
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研究員屈瑞克塞爾(Bill Drexel)則是警告,目前市場對DeepSeek的發展速度感到震驚,甚至達到「恐慌的頂峰」,「(中國的)發展速度比我們預期的要快得多。他們縮小的差距比我們預期的要多,但在未來幾年仍將面臨嚴峻的競爭挑戰。」
此外,特朗普的AI與加密貨幣顧問塞克斯(David Sacks)亦在社群平台X發文稱,「DeepSeek-R1表明AI競賽將非常激烈。我相信美國能領先,但我們不能自滿」。
儘管DeepSeek的技術突破令全球關注,但美國專家認為,出口管制的影響仍需時間發酵,不代表現行措施完全失敗。AI技術競爭已進入新的階段,中美之間的科技戰將持續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