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號月球樣品最新研究出爐 人類首次揭示月背古磁場信息
撰文:陳進安
出版:更新:
據中國科學院消息,科學家利用嫦娥六號帶回的月球背面樣品,發現月球磁場強度在約28億年前可能出現反彈,這一結果與先前認為的月球磁場在約31億年前急劇下降並持續低能量狀態的觀點截然不同。這項研究成果於12月20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上發表,標誌著人類首次揭示月球背面的古磁場信息,為理解月球磁場的演化提供了關鍵依據。
地球的液態外核運動形成的磁場如同一把保護傘,屏蔽宇宙射線,保護地球的大氣和水等生命必需因素。科學家推測,月球曾經擁有類似的磁場「發電機」。了解月球磁場的演化對揭示其內部結構及熱歷史至關重要。
目前的觀測顯示,月球已不再擁有全球性的偶極磁場。過去的研究表明,月球在42億年前至35億年前存在一個相對活躍的磁場,強度可達幾十微特,接近現今地球的磁場水平。然而,在約31億年前,這一磁場強度驟降,並在15億年前至10億年前再次下降,最終在距今10億年後完全停止。
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朱日祥院士和蔡書慧副研究員與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的研究團隊,對嫦娥六號帶回的四顆毫米級玄武岩樣品進行了詳細的磁學研究。結果顯示,這些樣品記錄的古磁場強度約為5微特到21微特,平均值為13微特,這與之前的低能量狀態假設相悖。
這一研究結果顯示,月球的磁場可能在28億年前經歷了一次反彈,暗示月球的「發電機」在早期急劇下降後可能重新啟動。研究者推測,這一變化可能與「發電機」能量來源的變化或初始驅動機制的再次增強有關。
《自然》的審稿人對這項研究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該研究填補了月球古磁場記錄中的十億年空白,並首次提供了來自月球背面的古磁場測量數據。這項成果為對月球磁場的理解提供了重要的新視角,具有歷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