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隱形戰機之爭:殲-35能否撼動F-35全球主導地位?

撰文:許祺安
出版:更新:

第五代戰機的全球市場競爭白熱化,美國的F-35「閃電II」目前以其技術優勢和外交影響力領跑市場,而中方推出的殲-35則試圖挑戰這一地位。有外媒指出,儘管殲-35展示了中國高端戰機製造的進步,但要在國際市場上與F-35匹敵,仍面臨技術和地緣政治多重挑戰。

《保加利亞軍事網》報道,F-35自推出以來,憑藉隱形技術、整合感測器和卓越的網絡作戰能力,已獲得十多個國家的採購訂單,成為美國盟友軍事現代化的首選工具。美國透過強大的外交和軍售策略,將F-35與北約和其他西方盟友的防禦架構深度綁定。採購F-35不僅意味著取得先進戰機,還可獲得穩健的維修、升級支持,並增強與西方防禦體系的互通性。即使其成本高昂,但市場需求依然旺盛。

殲-35三號機。(騰訊網)

與此同時,殲-35作為中國挑戰西方高端戰機市場的重要戰略武器,採用了雙引擎設計、匿蹤技術及先進航電系統,被定位為多用途空優戰機。然而,與已廣泛測試並投入實戰部署的F-35相比,殲-35尚未在國際舞台上證明自身可靠性,潛在買家對其性能仍存疑慮。此外,中國在技術轉移和智慧產權方面的聲譽,可能讓部分國家卻步。

報道指出,美國對採購中國高端軍備的國家實施制裁的可能性,也為殲-35的國際銷售設下門檻。傳統上,中國吸引的軍售買家多為預算有限,或與美歐關係緊張的國家。要在出口市場上與F-35競爭,中國需進行更多高調測試、透明化性能展示,並加強外交合作,克服地緣政治壓力。

儘管如此,殲-35對於某些國家仍具吸引力。對於尋求成本效益的國家,或不願依賴西方軍事體系的地緣政治動機,殲-35或許能以較低成本提供高性能戰力。此外,「一帶一路」框架下的親密合作夥伴,可能會視殲-35為深化與中國戰略關係的機會。然而,要在全球市場上真正站穩腳跟,殲-35仍需多年的努力與精準的外交布局。在此之前,F-35的領先地位依然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