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31省份平均工資出爐 上海22萬元領跑全國 7省份採礦業最高

撰文:孫聖然
出版:更新:

國家統計局公布2023年31個省份城鎮非私營單位和私營單位的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數據,其中非私營單位中,上海以超過22萬元(人民幣,下同)位列全國第一,前十名還包括北京、西藏、天津、浙江、廣東、江蘇、青海、寧夏和海南。

非私營單位的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數據,上海以超過22萬元人民幣位列全國第一。(視覺中國)

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20698元,較上年增加6669元,名義增長5.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5%。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8340元,較上年增加3103元,名義增長4.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4.5%。

據了解,平均工資是指在報告期內單位發放工資的人均水平,也就是報告期工資總額除以報告期平均人數。工資總額是指本單位在報告期內直接支付給本單位就業人員的勞動報酬總額。包括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

而工資總額是稅前工資,包括單位從個人工資中直接為其代扣或代繳的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基金和住房公積金等個人繳納部分以及房費、水電費等。不論是計入成本的還是不計入成本的,不論是以貨幣形式支付的還是以實物形式支付的,均應列入工資總額的計算範圍。

分省份看,非私營單位中,共有21個省份超過10萬元,其中,上海、北京、西藏、天津、浙江、廣東、江蘇、青海、寧夏和海南位居前十。

北京的總部經濟十分突出,坐擁大批央企總部、大型跨國公司地區總部,也有大批在北京成長起來的大型民企總部和從其他省份遷入北京的企業總部。(資料圖片)

當中,上海和北京的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均超過21萬元。上海和北京作為城市經濟體,城鎮化率高,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新興產業十分發達,總部經濟突出,高薪崗位多,吸引了大量人才集聚。

例如,近年來,內地收入最高的三個行業分別是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北京和上海是這些高收入行業最集中的地區。

在總部經濟方面,北京的總部經濟十分突出,坐擁大批央企總部、大型跨國公司地區總部,也有大批在北京成長起來的大型民企總部和從其他省份遷入北京的企業總部。上海的大型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數量位居全國第一。近年來,江浙、福建、安徽等地的不少大型企業總部遷入上海。

在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方面,位居前五的分別是上海、北京、廣東、江蘇、浙江,全部來自東部沿海發達地區。

在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方面,位居前五的分別是上海、北京、廣東、江蘇、浙江,全部來自東部沿海發達地區。(視覺中國)

據《第一財經》報道,各省份城鎮非私營單位中,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前三位的行業存在著明顯差異。金融業在12個省份的城鎮非私營單位19個行業中,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位居第一。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在8個省份的城鎮非私營單位中,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位居第一。

從全國的數據看,雖然採礦業未進入到平均工資前三,但在部分資源型產業比較突出的省份中較為突出。包括內蒙古、山西、黑龍江、甘肅、青海、寧夏、新疆的城鎮非私營單位中,收入最高的行業就是採礦業。

此外,採礦業在陜西、安徽、海南、四川、山東5個省份的城鎮非私營單位中,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位居第二;在上海、廣東的城鎮非私營單位中,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位居第三。

近年來,各類有色金屬隨全球的新能源與電氣化轉型,變得愈發炙手可熱。隨着新能源汽車、可再生能源等新興產業的發展,對有色金屬的需求持續增長。例如,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發展,新能源汽車對鋰電池的廣泛應用使得鋰礦資源成為炙手可熱的產業,眾多礦業公司紛紛投身鋰礦資源的開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