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榴蓮產量增 多地進口貨降至「一斤10元」 「榴蓮自由」來了?

撰文:孫聖然
出版:更新:

近日,內地多地榴蓮出現大幅降價,更有超市掛出「榴蓮一斤10元」、「榴蓮100元3個」的標語,雖然市面上售賣的榴蓮多數仍靠進口,但產自海南、雲南等地的國產榴蓮正「悄悄崛起」,不過與東南亞等傳統優勢產區相比,國產榴蓮仍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國產榴蓮產量有所提高。(視覺中國)

自2017年以來,內地的榴蓮進口量就穩居全球首位。2014年至2021年間,內地榴蓮進口量的覆合年增長率達到14.65%。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2年內地鮮榴蓮進口量約82.5萬噸;2023年進口的鮮榴蓮增至142.6萬噸,增幅超過七成。

而高進口量的背後是高需求,據相關報告顯示,今年全球榴蓮需求按年激增400%,其中內地市場佔據了91%的份額,預計到2026年內地榴蓮市場的零售額將達到1300億元人民幣。故此,泰國、越南等世界主要榴蓮生產國紛紛搶抓機遇,擴大種植面積,以便大規模供應內地榴蓮市場。

但產自海南、雲南等地的國產榴蓮正「悄悄崛起」。(視覺中國)

有海南三亞的水果店主表示,近期榴蓮出現降價,「降價的並非是國產榴蓮,因為國產榴蓮在本地市場上十分鮮見。」今年進口榴蓮供應充足,是價格下降的主要原因,而能夠左右市場價格的還是進口榴蓮的數量和品質。

那麼,榴蓮的降價情況是否與「陽光玫瑰」提子類似?據介紹,陽光玫瑰已經實現了國產化,目前已經達到200萬畝的種植規模,與之不同的是,榴蓮對光溫等環境要求十分苛刻,水分要充足,並且最好要有小氣候,溫度不能低也不能太高,在溫潤的氣候條件下它才能正常生長。

近幾年,隨着以海南為主的榴蓮產區掛果面積逐漸增大,國產榴蓮產量也有所提高,但面對龐大的市場需求,國產榴蓮基數仍然較小。事實上,榴蓮引入內地已有70多年歷史,但一直不溫不火。直至2018年,海南三亞開始小規模種植榴蓮,目前種植面積約4萬畝,今年掛果面積約4000畝,產量約250噸,售價每公斤80元人民幣以上,榴蓮產業雛形顯現。

不過與東南亞等傳統優勢產區相比,國產榴蓮仍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視覺中國)

近日,雲南西雙版納等地也傳來榴蓮試種成功的好消息。當地村民在海拔970多米的地方種植了五年的金枕榴蓮結果,不僅果實飽滿、果肉清香爽口,甜度也超過了34%,這和當地的氣候條件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但就目前來看,國產榴蓮的發展依然任重道遠,要想實現「榴蓮自由」國產榴蓮產業還需挖掘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