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放飛30萬隻蚊! 廣州村莊「以蚊治蚊」有效防控登革熱

撰文:孫聖然
出版:更新:

廣州市峽石村每周要放出逾30萬隻蚊,以防控登革熱的傳播,而這種「以蚊治蚊」的生物防治技術已持續了七年之久,至今全村未錄得1宗登革熱個案。

廣州市峽石村每周要放出逾30萬隻蚊,以防控登革熱的傳播。(廣州日報)

據《廣州日報》報道,廣州市疾控中心發布最新通報指,10月14日至10月20日期間,廣州市報告新增497宗登革熱個案,較再上一周增加了60宗。截至周一(10月21日),廣州市有157個街鎮的相關區域正在開展登革熱疫情處置,存在傳播風險。

登革熱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傳播,避免蚊蟲叮咬是預防登革熱的關鍵。清除蚊蟲滋生地、使用殺蟲劑等是目前防控登革熱傳播的常見方法。然而,在廣州市白雲區江高鎮峽石村,專業團隊卻通過每周放出逾30萬隻蚊來防控登革熱的傳播。

廣州市峽石村每周要放出逾30萬隻蚊,以防控登革熱的傳播。(廣州日報)
廣州市峽石村每周要放出逾30萬隻蚊,以防控登革熱的傳播。(廣州日報)

與普通蚊不同的是,被放出的蚊是感染了沃爾巴克氏體的雄性白紋伊蚊,常被稱為「益蚊」、「絕育雄蚊」。據介紹,俗稱「花斑蚊」的白紋伊蚊是傳播登革熱、寨卡病毒病的元兇,而當被放出的雄蚊與野外的雌蚊進行交配後,雌蚊所產的卵將無法成功孵化,進而無法發育為成蚊,由於雄蚊不叮人、不吸血,因此可以通過長期投放益蚊,來大大降低白紋伊蚊種群密度,有效防控登革熱的傳播。

峽石村是目前廣州唯一一個持續開展「以蚊治蚊」生物技術防控登革熱的村,該項目早在2018年就已開展。根據長期監測顯示,村內白紋伊蚊的控制率常態化超過90%。有報道顯示,2018年10月,峽石村「以蚊治蚊」項目還吸引了美國、印度、泰國等多國專家學者組團前來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