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副省長漸成制度化安排 多重任務待解

撰文:外部來稿(中國)
出版:更新:

自2017年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後,金融副省長密集增加,漸成一種制度化安排。

【本文獲《界面新聞》授權轉載】

7月31日,長沙市韶山中路190號,湖南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在這里召開。會議決定,任命王俊壽為湖南省副省長。當王俊壽到主席台領取任命書時,會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

在此之前,王俊壽在金融系統工作了三十年,先後在地方城商行、原銀監會、原銀保監會及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任職。到地方任職後,像王俊壽這樣擁有豐富金融從業經歷的官員被稱為「金融副省長」(直轄市稱副市長,自治區稱副主席,以下統稱副省長)。

據界面新聞記者統計,自2017年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後,金融副省長密集增加,漸成一種制度化安排。截至目前,已有17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下簡稱省)配備了金融副省長,佔比達55%。金融副省長成為最受關注的群體之一,市場高度關注他們在任上的新舉措。

上任10天後,王俊壽開啟了首次調研,調研地點為湖南省委金融辦、人民銀行湖南省分行。在8月12日的調研中,王俊壽表示,要站在講政治、顧大局的高度,全面構建連環債清償機制,為實體經濟提供合理充裕的流動性,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有效盤活金融資產。

湖南省委金融辦是此輪機構改革新設立的部門。但這並非孤例,今年以來31個省份陸續掛牌組建省級黨委金融辦,作為省級黨委金融委的辦事機構,其主要任務是抓監管、風險處置和加強金融機構黨建工作。從公開信息看,省級黨委金融辦主任一般由分管金融的副省長兼任。

當前金融領域的改革正在加速推進,中央地方金融監管體制的改革是重要一環。金融副省長在這場改革中的位置特別關鍵,未來如何統籌做好防風險、強監管、促發展、抓黨建等多項任務將是他們任上的重要課題。

漸成制度化安排

王俊壽出生於1971年3月,現年53歲。和王俊壽類似,其他16位金融副省長也出生於1970年前後。這群金融副省長大多具有相同的成長經歷,他們開始參加工作的時間是90年代中期。當時中國亟需經濟金融方面的專業人才。

2017年7月14日—15日,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召開。會議提出,要增強黨領導金融工作能力,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高級幹部要加強金融知識學習,努力建設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備的高素質金融人才隊伍。

這次會議閉幕6天後,交通銀行原副行長王江被任命為江蘇省副省長,由此拉開了金融系統官員密集出任副省長的序幕。在江蘇工作兩年半後,王江先後出任中行行長、建行行長、光大集團董事長等職。2023年5月,王江出任中央金融委員會辦公室常務副主任、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常務副書記。

據界面新聞記者梳理,2019年8月已有15個省份配備了金融副省長。此後雖然調動不斷,但配備金融副省長的省份佔比整體呈穩中有升的趨勢,金融副省長漸成一種制度化安排。截至2024年8月,已有17個省份配備了金融副省長,佔比達55%。

金融副省長密集出現是中國金融深化的要求。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金融業增加值由1978年的76.5億元增加至2023年的10萬億元,佔GDP比重由2.1%增加至7.9%。如果以絕對值衡量,2023年中國金融業增加值和印度尼西亞全年GDP規模相當,可躋身全球GDP前16強。與此同時,近年來金融風險開始顯現,也亟需專業人士參與處理。

從工作履歷看,這17位副省長在金融系統歷練十余年甚至三十余年,擁有豐富的金融工作經驗。其中,在出任副省長之前擔任國有大行副行長的為8人,佔比接近一半。這意味著國有大行副行長是金融副省長人選的最大來源地。

其次,來自於中央金融監管部門的人數為4人,其中央行系統(含外匯局)、金融監管總局(含銀監會、銀保監會)、證監會分別為2人、1人、1人。

2022年4月,央行副行長劉桂平調任天津市副市長,再度出任金融副省(市)長。劉桂平在農行工作了二十多年,從基層員工逐步升遷至省級分行行長,2014年調任中投公司副總經理,兩年後他調任西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重慶擔任副市長。2019年3月,劉桂平再度回到金融系統,擔任建行行長一職。

「我是27年的金融工作經歷,其中25年在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最近3年在政府,分管的也是金融。雖然剛加入到建行,但要說我也算金融界的老人。27年的工作經歷讓我明白,應該堅持服務國家戰略、服務實體經濟。」 劉桂平2019年3月在建行業績發布會上談到從地方要員到大行高管的角色轉變時稱。

再次,來自於地方金融監管部門的人數為3人。2022年11月,浙江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長張雁雲調任浙江省副省長,開創了地方金融監管部門負責人升任金融副省長的先河。2023年上海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解冬、江西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韋秀長也被拔擢為金融副省長,分別出任上海市副市長、西藏自治區副主席。

這一重要變化顯示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的重要性在上升。隨著經濟金融的發展,本世紀初地方政府陸續成立金融辦,但機構性質不明且主要職能以服務為主。2008年省級政府金融辦得到中編辦批覆,成為正式編制;2018年省級政府金融辦加掛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的牌子,以強化對類金融機構的監管。

此外,來自於地方金融監管部門的人數為2人,如中信集團副總經理黃志強調任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五礦資本董事長任珠峰調任江西省副省長。中信集團是首批獲批金融控股公司牌照的公司,由中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作為控股平台;五礦資本是五礦集團旗下的金控平台,旗下擁有五礦證券、五礦信托、外貿金租、五礦期貨等金融牌照。

多重任務待解

金融監管主要是中央事權。對於中央政府而言,其更關注金融風險防範化解、金融改革及經濟金融高質量發展,而地方政府更希望參與調配金融資源,支持本地經濟發展。因此如何有效協調央地金融監管、平衡好風險化解和金融發展,對中國經濟金融的平穩發展十分重要。

為加強中央和地方金融監管協作,2020年國務院金融委辦公室地方協調機制在各省份陸續建立。該機制由央行省級分支機構擔任召集人,原銀保監局、證監局、外匯局、地方金融監管局、地方財政及發改部門擔任成員。但當時一些央行省級分支機構負責人只是副廳級,難以進行有效協調。「之前央行省會城市中心支行級別大多是副廳級,地方政府召開的廳局級會議都無權參加。」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專家稱。

2021年1月,時任國務院金融委辦公室秘書局局長陶玲撰文稱,金融監管的首要目標是防範金融風險、保護存款人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但一些地方更多聚焦於促進區域經濟金融發展,主要開展引進金融機構,為地方企業獲得信貸、債券發行和股票上市資源等工作,而對地方金融監管和金融風險處置,由於人力不足等原因,存在薄弱環節和漏洞。

尤其是化解金融風險的過程中,地方傾向於讓中央金融監管部門兜底。央行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1)》稱,此前在各類投資者保護制度尚未建立的情況下,人民銀行為維護金融和社會穩定,被動承擔了部分金融風險處置成本和金融改革成本,但最後貸款人職能泛化易引發道德風險。金融機構和地方政府在資金使用條件上與央行屢有博弈。

新一輪機構改革著眼於解決前述問題。中央層面,國務院金融委升級為中央金融委,負責金融穩定和發展的頂層設計、統籌協調。與此同時,組建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統一領導金融系統黨的工作。

今年以來地方金融監管體制的改革陸續推開:一是成立省級黨委金融委員會及其辦公室、省級黨委金融工作委員會;二是省級黨委金融辦、省級黨委金融工委、省級地方金融管理局合署辦公。按照中央要求,省級黨委組建金融委及其辦公室、金融工委,要在地方現有金融工作機構基礎上統籌設置,就是一個機構,主要是抓監管和風險處置,加強金融機構黨建工作。

截至8月22日,諸多省份都已召開省級黨委金融委會議。據界面新聞記者梳理,省級黨委金融委主任要麽由省長擔任,要麽由省委書記、省長共同出任,而省級黨委金融辦主任、省級金融工委書記則由分管金融的副省長兼任。一些省份的金融副省長還兼任了省級黨委金融委副主任,比如廣東省副省長張新、內蒙古自治區副主席黃志強。

考慮到省委書記、省長要統籌領導全省各項工作,金融工作可能仍由兼任省級黨委金融辦主任、省級金融工委書記的金融副省長具體處理。這其中有一系列難題待解,比如地方金融系統的黨建如何開展;金融監管橫向上如何加強監管溝通,縱向上如何與中央金融辦等協同以暢通政策傳導;如何平衡經濟發展和風險化解等。

王俊壽對此的思辨可供管窺一豹。王俊壽今年3月在全國「兩會」期間表示,要加強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按照行政區劃和機構等級,實施分層負責。中央金融監管部門及其派出機構嚴格履行監管職責,同時對地方承擔金融管理職能的機構加強業務指導和監督。地方黨委政府加強統籌協調,切實抓好屬地金融機構黨的建設、防範處置風險等工作,保證屬地金融穩定。

一些地方也有新定調。今年7月,內蒙古自治區常務副主席、黨委金融辦主任、金融工委書記黃志強主持召開貫徹落實全國地方黨委金融辦主任會議精神工作會。他在會上表示,要聚焦防風險,積極穩妥防範化解金融領域各類風險隱患。要持續強監管,把黨的全面領導融入到金融工作的各環節各方面。要精準促發展,推動金融資源集聚到高質量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實實在在做好「五篇大文章」。

三大金融風險化解

全國地方黨委金融辦主任會議於今年5月21日在京召開。因為各省份金融副省長兼任當地黨委金融辦主任,他們應該都參加了此次會議。

中央金融辦主任何立峰在此次會議上表示,要直面金融領域存在的風險隱患,按照防風險、強監管、促發展的工作主線,講求策略方法,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紮實做好金融領域重點工作。當前,要統籌做好房地產風險、地方政府債務風險、地方中小金融機構風險等相互交織風險的嚴防嚴控,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

前述三大金融風險的化解近期也在多個高層會議上提及,也是當前金融工作的重點。近年來受房地產市場調整影響,地方政府賣地收入腰斬債務壓力驟增,城投非標違約事件增加,而一些地方中小銀行投向房地產、融資平台的資金較多,資產出現劣變,三類風險呈現相互交織的態勢。

如何化解這三類風險並阻斷相互間的傳導路徑正考驗著金融副省長。7月12日召開的湖南省委金融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提出,要把防範化解風險作為永恒主題,聚焦地方債務風險控總量,聚焦房地產風險去存量,聚焦金融風險防變量,切實把各類風險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

據界面新聞記者梳理,17位金融副省長中,所學專業大多是經濟管理類,和金融工作十分對口。他們中的11位取得碩士及以上學位(不含在職),佔比高達65%,其中5位還取得博士學位。

在處理債務問題時,金融副省長應對得更為專業,也會通過專業的溝通去說服機構投資者。2019年-2022年間,貴州、山西、天津等省份陸續召開債券投資者懇談會,當地金融副省長親自帶隊出席,直面投資者的質疑,對提振當地區域信用環境起到了積極作用。

比如天津市2021年6月召開債券市場投資人懇談會,時任副市長康義宣講天津經濟發展情況、公開市場債券風險防範措施。康義表示,天津將健全完善國有企業領導人員考核體系,簽署債務風險責任狀,對公開市場債券違約風險防範化解不力、損害投資者合法權益的人員,一追到底、終生問責。

康義有著豐富的金融業從業經歷,他曾在建行工作了20多年,2016年11月出任農行副行長,一年後出任天津市副市長。在天津擔任四年副市長後,他於2022年3月調任國家統計局局長。

據界面新聞記者梳理,除分管金融事務外,金融副省長還分管發改、財政、稅務、文旅等事務,面對更為覆雜的社會經濟生態。其中八位金融副省長還出任省委常委,這使得他們能更好地統籌省內資源化解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