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科研超級大國: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撰文:聯合早報
出版:更新:

英國權威政經媒體《經濟學人》在2019年圍繞中國的科學發出一個吸睛的質問:專制政體下,科研能蓬勃發展嗎?

《經濟學人》當時的態度是半信半疑的,評價是「有待證明」。五年後,該刊重返以上問題,並且在上周給出了答案——至少在硬科學方面,專制政體下科研能有出色表現。

《經濟學人》還直截了當地回答五年前報道標題中的疑問句:中國會否有朝一日成為科研超級大國 (scientific superpower)?《經濟學人》說,答案是肯定的「是」。

中美科技競爭備受外界關注。(Reuters)

歐美主導的舊科學世界秩序走向終結?英媒:中國已成科學超級大國

在西方媒體普遍對中國持日益嚴厲批判態度的當下,《經濟學人》發表有關中國長篇「正面報道」,網上不少人聲稱有些意外,但也不得不承認,該刊的確做了不少調查,以證明其結論公正客觀、有理有據。
比如說,根據全球專業諮詢服務公司科睿唯安(Clarivate)的統計,在2003年,美國產生的高質量科學論文是中國的20倍;2013年這個差距縮小到四倍;到2022年的最新統計,中國產生的高質量科學論文已然超越了美國和整個歐盟。
再根據權威性的萊頓大學排名和自然指數(Nature Index),中國分別有六所和七所學術機構的論文產量,入列全球十大。上海交大、浙大、北大和劍橋、哈佛、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水平旗鼓相當。對此,牛津大學的高等教育教授西蒙·馬金森就驚嘆,只用了一代人的時間,清華赫然已躍升為全球第一科技大學。

清華已躍升為全球第一科技大學。(視覺中國)

中國在物理、化學、環境科學、工程領域領先全球,在應用研究上具優勢,強項包括鈣鈦礦太陽能板的研究、海水制氫技術等。《經濟學人》還發現,中國學術機構里的量子科學研究團隊,規模和西方國家的商業團隊不相上下,中國註冊的專利比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還多。
至於中國科研突飛猛進的原因,則不脫資金、人才和設備這三大要件。中國的科研經費自2000年以來增加了16倍,雖然國家整體的科研支出按購買力評比還是低於美國,但是僅以大學和政府機構支出而言,中國已領先美國——這也凸顯了中國科研發展「自上而下」的特徵。
中國也一直努力建設人才隊伍,包括吸引眾多「海歸」回國,自從2000年以來,回國的科研人員已比出國者多。美國司法部2018年啓動「中國行動計劃」,企圖在美國科研院清除「中國間諜」,結果是把人才逼回中國。在設備上,中國擁有各類型超級計算機,全球最大口徑射電望遠鏡、地下暗物質探測器、世界上最靈敏的超高能宇宙射線探測器、中微子探測器等等。

顏寧辭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職,全職回國出任深圳醫學科學院創始院長。(南方日報)

美官員施壓日荷收緊對華晶片限制 引起北京不滿

這些例子眾多,不一而足。《經濟學人》大篇幅敘述中國的科研成果,實際上是希望提醒西方世界不可再用舊眼光看待中國,提醒說中國生產的電動車與鋰電池已不止是便宜,更代表了最先進的科技。
一貫主張全球化、經濟自由化的《經濟學人》雜誌嘗試告訴華盛頓的政治精英,用出口限制與制裁等「小院高牆」策略,企圖打壓中國科研進步是行不通的。美國既高估了自身阻擋中國科學進步的能力,也低估了限制性舉措對美國自身科學發展所帶來的損害。

2024年1月比亞迪開拓者1號將裝載5449輛新能源車,從深圳駛往歐洲。(深圳衛視)

對中國科技發展成就的評估,《經濟學人》只是說了大實話。同時,這篇報道所隱含的前提,也提供了其他值得深思之處。首先,「專制政體」何解?中國的政治權力高度集中甚至被壟斷,但又並非全無彈性,它是否是「專制政體」,並沒有簡單的答案。
更重要的是,科研能在專制政體下取得長足發展,實在無須再撰長文論證。1950年代,蘇聯的太空科技就曾領先美國,它率先發射了人類歷史上首顆人造衛星,第一次將人類送上太空,探測器也最先登月,讓美國震動與倍感壓力。

嫦娥六號著陸器全景相機拍攝的影像圖。(央視新聞)

換言之,當權力能有效運行又不惜浪費時,利用自上而下的國家意志去推動少數幾個領域在較短時期內取得顯著成效,本來就是舉國體制的優勢。
中國所面對的更大的問題,不是科研能否蓬勃發展,而是科研成果能否在夠短的時間里,帶動經濟重回繁榮發展的正軌。畢竟科研成果化為經濟效益的週期本來就長,當科研主要由政府而非市場力量推動時,情況更是如此。
2022年的中共二十大後,高層就強調高質量發展,科教興國,推動新舊動能轉化,讓經濟擺脫對房地產等舊引擎的依賴。政府試圖強力扭轉增長方式,尋求更可持續的增長,用意是著眼長遠,但陣痛會持續多久,政府在引導過程中能否始終在對的時間、做出對的決策,許多人內心都沒有底。
這也構成中國今天的面貌,在科研和其他新領域氣勢如虹,但民眾對前途仍信心偏弱。中長期而言,中國經濟依然大有可為、前景可期,但眼前的低迷期卻不知何時才能結束?感覺上像一直在延長。

本文獲《聯合早報》授權轉載。作者為韓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