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警「登臨檢查」菲擅闖船 專家:對挑釁行為作出強有力震懾

撰文:林芷瑩
出版:更新:

中國海警局消息,6月17日,菲律賓派出1艘運補船、2艘充氣艇非法闖入南沙群島仁愛礁鄰近海域,企圖向非法「坐灘」軍艦運送物資。期間,菲運補船危險接近、蓄意碰撞中方正常航行的船隻。中國海警對菲船艇依法採取警告攔阻、登臨檢查、強制驅離等管制措施。
《環球時報》報道,中國南海研究院海洋法律與政策研究所副所長丁鐸博士受訪時稱,在菲律賓否定「君子協定」,持續在仁愛礁挑事並堅持運補的背景下,中國海警維護領土主權,行使職責,採取登臨檢查措施,既對菲挑釁行為進行強有力的震懾,同時也是行使國內法和國際法賦予的職權的體現。

6月17日,中國海警連續3次就菲律賓船隻侵闖仁愛礁一事發布消息,包括披露中國海警依法對菲船隻採取管制措施。

華陽艦在中國南沙群島仁愛礁海域巡航值守。(新華社)

相關人士稱,所謂的管制措施是指,面對菲律賓的挑釁行徑,中方會實施喊話、警戒、勸離等宣示性措施。同時,針對菲艦艇的惡劣行徑,管制措施會相應提升級別,採取攔截、登臨檢查、外逼等實質性行動。

相關人士續稱,此次行動中,菲艦艇故意調轉航路向中方艦艇實施惡意碰撞,而中國海警在第一時間就對外發布相關信息,表明中方鮮明態度和決心,同時也坦誠地向國際社會展示事實真相。

5月17日,中國海警3502編隊在南海黃岩島海域進行艦艇編隊運動訓練(無人機照片)。(新華社)

中國海警局出台的《海警機構行政執法程序規定》(下稱《程序規定》)於6月15日起實施。當中提到,對非法進入中國領海及其以內海域的外國船舶,經市級海警局以上海警機構負責人批准,可以依法扣留。

丁鐸表示,自《程序規定》發布以來,菲方一直對此故意炒作、蓄意歪曲甚至惡意抹黑,在規定生效後,菲方意圖對中方進行試探並實施挑釁行為。在《程序規定》生效兩天之際,菲律賓非法闖入南沙群島仁愛礁鄰近海域,並製造擦碰事件,「時機之巧合,行動之故意,不難看出這純屬是菲律賓自導自演的一出碰撞事件」。

2024年5月16日,中國海警局赤瓜艦執法員在菲律賓非法「坐灘」軍艦附近巡查。(新華社)

5月上旬,中國海警在南海黃岩島海域開展海上救生訓練。丁鐸認為,這表明中方做好應對突發事件的轉變。菲律賓不要心存僥幸,誤認為中方在應對中菲南海爭端上有所退讓,事實上中方始終劃有一條不可觸碰的紅線,不可逾越的底線,對任何突發情況都做好預案。

綜合菲方此前多次故意碰撞,丁鐸分析認為從中可以看出其三大意圖。首先,菲律賓為在國際輿論場上營造中方以大欺小的形象,故意通過現場影片、照片,編造故事展示其悲情形象。

中國南沙群島仁愛礁海域,海警執法員走訪附近的漁船。(新華社)

其次,菲律賓日前向聯合國申請擴展南海大陸架,在製造事端的同時,通過移花接木,可積累非法主張素材和資料,為其法理挑釁提供支撐。

第三,在這個過程中,菲律賓想要兩頭佔便宜,一旦非法擅闖成功,在國內可以大張旗鼓宣傳「反制中國成功」,鼓動士氣,而當惡意行徑遭中方阻攔,則會故意賣慘,煽動國際輿論,博取國際社會同情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