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警方偵破違法販賣公民信息案 6700萬條個人信息被作何用?

撰文:盛昀
出版:更新:

山東警方近日偵破一宗重大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拘捕19名疑犯,查獲公民個人信息6700餘萬條,涉案金額超過500萬元(人民幣,下同)。
涉案團夥作為中間商,從賣家手中購買公民個人手機號碼,再倒賣給買家從中獲利。這些手機號碼均源自各網上賭博平台,買家也均為賭博網站的幕後老闆,購買手機號碼則是為了精準推送賭博網站廣告以引流。

《法治日報》報道, 4月5日,山東淄博市臨淄民警在工作中發現,某網站上有多條涉及交易公民個人信息的廣告,懷疑背後是違法販賣公民個人信息案。

民警分析線索後,最終鎖定一個名為「Free」 的 QQ(内地即時通訊軟件) 賬號,該賬號分設3個虛擬身份在多個群組聊天室內發布大量販賣公民個人信息的廣告。

警方對涉案的虛擬身份進行溯源,通過比對銀行交易流水以及賬號發布的廣告等信息,明確該犯罪鏈條的運營模式以及該團夥的組織脈絡,於4月16日展開行動拘捕多名疑犯。

隨後,警方通過對扣押的涉案手機、電腦等物品的勘驗取證,以及對涉案群聊人員逐一核實排查,詳細分析交易流水,成功鎖定本案涉及的上線和下線人員的活動軌跡。

5月底,警方再展開收網行動,專案組在江西贛州、廣東惠州、深圳等地輾轉,成功搗毀以陳某為首的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團夥,再拘捕12人。

淄博市公安局臨淄分局網安大隊民警李剛介紹,在本案中,有兩種倒賣公民個人信息的賣家,一種是賺差價的中間商,一種是利用技術手段從賭博網站或其他網站非法獲取公民信息的黑客。買家多為賭博網站的幕後老闆,他們購買手機號碼是為了向使用者精準推送賭博網站廣告,達到引流目的。

警方扣押的涉案手機、計算機等物品。(法治日報)

經查,該案共拘捕19人,扣押18部作案電腦、86部手機,查獲公民個人信息6700餘萬條,涉案金額500餘萬元,涉及其它虛擬賬號 70餘個、涉案銀行賬號 110 餘個。臨淄公安將對各類賬號的使用者及其利益鏈持續展開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