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強:發行並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 支持國家「兩重」建設

李強:發行並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 支持國家「兩重」建設
撰文:鄭寧
出版:更新:

今日(5月13日),中國財政部公布超長期特別國債安排,將發售20年期、30年期、50年期超長期特別國債,按半年付息。
對此,在今日國務院召開的支持「兩重」建設部署動員線上會議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強調,發行並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高質量做好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各項工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李強指出,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兩重」建設,是黨中央着眼強國建設和民族覆興全域性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推動高質量發展、把握發展主動權的重要抓手。各地區各部門要提高站位、深化認識,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紮實完成好「兩重」建設各項任務。

李強還表示,要着眼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需要,突出戰略性、前瞻性、全域性性,集中力量支持辦好一批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中的大事要事。要統籌抓好「硬投資」和「軟建設」,把項目建設和配套改革結合起來,既要編制完善規劃,加強項目管理,打造一批標志性工程,也要最佳化制度供給,用改革辦法和創新舉措破解深層次障礙。要積極回應民生所盼,把實物投資和人力資本投資結合起來,把項目建設和民生保障結合起來,推動辦好一批群眾關心的民生實事。

李強說,「兩重」建設事關全域性和長遠,要加強統籌協調提升綜合效應。要統籌做好今年和未來幾年的重點任務安排。今年要根據戰略重要程度、急迫程度和項目成熟程度,科學做好項目篩選,爭取早開工、早見效。今後幾年的重大任務要與「十四五」規劃落實相結合,與「十五五」發展需求相銜接,分步實施、有序推進。要統籌用好常規和超常規的各項政策,加強財政和貨幣金融工具協同配合,引導更多金融資源進入實體經濟。要更好統籌政府投資和民間投資,更大力度引導民間資本參與「兩重」建設,把民間投資活力充分激發出來。

李強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健全工作機制,加強協同配合,凝心聚力抓好工作落實。要嚴把質量關、安全關,切實把「兩重」項目建設成為優質工程、精品工程、放心工程,經得起人民和歷史的檢驗。


國資委續提升央企旗下上市公司質量 不斷改進及加強市值管理

撰文:格隆匯
出版:更新:

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在《學習時報》發文指出,把擴大有效投資作為支撐擴大內需的有力抓手,用好「兩新」政策、加大「兩重」投入,加快規劃項目落地,聚焦科技屬性、技術價值、新興領域,推動落實一批強鏈補鏈重點項目,更好發揮投資帶動作用。持續提升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質量,不斷改進和加強市值管理,支持價值投資、理性投資、長期投資,更好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發揮中央企業產業鏈條長、帶動作用強的優勢,持續深化產業鏈融通發展共鏈行動,牽頭組建產業聯盟,高效推進供需對接,帶動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

國資委又指出,進一步明晰各類企業的功能定位,在深入研究行業形勢、產業趨勢、市場走勢的基礎上,立足企業比較優勢,大力推進差異化佈局。持續深化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改革,打造市場化運作的專業平台,推動創新投資和戰略性投資,助力存量資產盤活和低效無效資產處置。深入推進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進一步提高國有資本配置和運行效率,加快推動國有資本向關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向關係國計民生的公共服務、應急能力、公益性領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中。

談及AI發展及創新能力時,國資委指出要推動重點產業提質升級。堅守實體經濟,堅持傳統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協同發展,深入實施央企產業煥新行動、未來產業啟航行動,實現新舊融合互促,不斷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攀升。以製造業為重點、以大規模設備更新為抓手,大力實施國有企業數位化轉型行動計畫和「AI+」專項行動,加速智改數轉,推進綠色轉型和資源節約迴圈利用,加快傳統產業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堅持內涵式發展和高品質並購並重,更好發揮戰略性新興產業基金、創業投資基金作用,壯大長期資本、耐心資本,加大前瞻性、戰略性投入,引領新賽道新產業融合集群發展。

著眼提升原始創新能力

同時著眼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積極參與國家實驗室體系建設,主動承擔並大力推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重點產業鏈高品質發展行動計畫任務,深入推進原創技術策源地建設,強化行業共性技術協同攻關,努力突破和掌握更多源頭底層技術。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升級創新聯合體,進一步優化合作組織模式,完善要素共投、利益共用、風險共擔機制,不斷增強創新合力。健全科技型企業梯度培育體系,著力打造龍頭型、高速成長型科技領軍企業,切實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