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成全國首個無人駕駛全面開放城市

杭州成全國首個無人駕駛全面開放城市
撰文:林芷瑩
出版:更新:

錢江晚報報道,《杭州市智能網聯車輛測試與應用促進條例》將於5月1日正式施行,杭州成為全國首個以地方立法明確自動駕駛車輛上路具體流程的城市,也是全國首個為低速無人車立法的城市。 

據介紹,杭州率先將全市八城區(上城區、拱墅區、西湖區、濱江區、蕭山區、余杭區、臨平區、錢塘區)和桐廬縣城區,共計3474平方公里作為智能網聯車輛測試應用區域,服務人口數量超1000萬。

據悉,至今杭州累計安全測試與應用里程已超過120萬公里,主動事故率為零。

《條例》於今年3月29日正式批准通過。《條例》一是明確市人民政府建立監督管理聯合工作機制,按照分級管理原則,從低風險到高風險、從簡單類型到複雜類型規範智能網聯汽車和低速無人車道路測試、創新應用活動具體流程,具體包括管理機制、申請條件、審查流程、行為規範、監管要求和退出機制等六方面內容。

二是規定低速無人車應當在非機動車道內行駛,通過地方性法規賦予低速無人車路權。三是在全國率先探索商業化模式,明確在創新應用過程中向不特定對象收取費用的,應用主體應當提前七日向社會公布有關計費規則。

北京頒布自動駕駛汽車條例 支持用於個人乘用及公共交通服務

撰文:鄭寧
出版:更新:

北京通過《北京市自動駕駛汽車條例》將於2025年4月1日施行,新條例支持自動駕駛汽車用於個人乘用車、城市公共汽電車等出行服務。

據《北京日報》報道,北京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於周二(12月31日)上午表決通過《北京市自動駕駛汽車條例》,將於2025年4月1日施行。

根據條例,北京市支持自動駕駛汽車用於個人乘用車、城市公共汽電車、出租車、城市運行保障等出行服務,自動駕駛車輛經過道路測試、示範應用、安全評估等程序後,可申請開展道路應用試點。

北京頒布條例支持自動駕駛用於個人乘用和公共交通服務。(視覺中國)
北京頒布條例支持自動駕駛用於個人乘用和公共交通服務。(視覺中國)

條例對「自動駕駛汽車」定義為,可以由自動駕駛系統操作在道路上安全行駛的汽車,包括按照國家標準具備有條件自動駕駛、高度自動駕駛、完全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

鼓勵支持自動駕駛汽車技術創新和產業發展,推動完善自動駕駛汽車創新鏈和產業鏈,支持開展相關基礎研究、應用研究,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鼓勵自動駕駛汽車產業鏈各類參與主體建立數據開發利用的合作機制,開發數據服務產品,提供市場化、社會化的應用和服務。

條例提出,自動駕駛智能化路側基礎設施建設,可以通過改造現有路側基礎設施的方式推進。新建、改建、擴建道路,應當按照相關發展規劃要求,與自動駕駛智能化路側基礎設施建設銜接。

支持開展自動駕駛汽車應用的場景包括:個人乘用車出行;除校車業務以外的城市公共汽電車、出租車、汽車租賃等客運服務;除危險貨物運輸以外的道路貨物運輸;擺渡接駁、環衛清掃、治安巡邏等城市運行保障;國家和本市支持開展的其他應用場景。相關部門將根據本市道路承載能力等實際情況,分階段、按區域開放重點應用場景,確定相關應用場景車輛的總量,制定並組織實施相關場景落地計劃。

北京頒布條例支持自動駕駛用於個人乘用和公共交通服務。(視覺中國)

自動駕駛汽車發生事故後責任如何認定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對此,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有關負責同志特別解釋說,交通事故的責任認定屬於國家立法事權,北京立法無權作出規定,條例在這方面與國家規定進行了銜接,要求發生交通事故後由公安交管部門根據國家有關規定調查和處理。

自動駕駛汽車一旦「出錯」,應立即進行人工幹預。條例規定,自動駕駛汽車發生故障,駛出可以通行的區域、道路,或者出現其他可能影響交通安全的情形,駕駛人或者安全員應當採取人工接管、開啟危險警示燈、降低行駛速度、將車輛行駛至不妨礙交通的地方停放等措施降低事故風險。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