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心目中,「楊文蔚」三字代表着甚麼?女神?模特兒?運動員?勵志故事的主角?惟在她心目中,「楊文蔚」只是黐黐地線、急進亦怕急進的一個23歲女生。攝影:張浩維,撰文:楊宇翹,圖片編輯:蘇煒然
楊文蔚3年前轉為全職運動員,自此她的生活均分為訓練、讀書、比賽。(張浩維攝) 楊文蔚為人執着,關於跳高的一切,哪怕只是熱身,她亦謹慎執行。(張浩維攝) 然而她的跳高卻是3人的執着,一人起跳兩名教練支撐。(張浩維攝) 那天楊文蔚直言對曲線感覺陌生,所以必需貼下標記。(張浩維攝) 起跳一刻,她總會頓一頓、想一想、自言自語。(張浩維攝) 練習當日楊文蔚狀態一般,她一直問:「為何今天起動做不好?節奏打亂?近期跑直線多對曲線感覺陌生?動力不夠?」就連是否腳趾做得不好,她都執著得很。(張浩維攝) 楊文蔚童年險入歧途,是跳高令人生重新定位,她極度珍惜於此運動的一切。(張浩維攝) 5月香港田徑錦標賽是楊文蔚今年度本地賽首跳。(張浩維攝) 那天楊文蔚僅造出1.76米的成績,她直言失望。(張浩維攝) 「狀態下滑也許是我鬆懈?或者是我做得不足?有壓力才可進步,但這樣的想法又是否正確?我不確定。」(張浩維攝) 今年2月楊文蔚被證實四頭肌1至2級拉傷,因而訓練加入水中康復。(張浩維攝) 康復階段,教練安排游水課,楊文蔚於水中練習提腿、伸展等動作。(張浩維攝) 「急啊......我真的急,也許自己未出成績,心就更想快點做到一點成績,自己好急,然後弄傷自己。」(張浩維攝) 除了水療訓練,楊文蔚亦要到醫療中心按摩。(張浩維攝) 然而要保持「跳高身形」,楊文蔚的零食只有香蕉及脱脂奶。(張浩維攝) 楊文蔚很愛跳舞,大學加入跳舞社,參加大型聯校比賽,但轉做全職運動員後,跳舞時間大大減少。(張浩維攝) 我們由跳舞一直談回跳高:「個腦好亂好亂……」。(張浩維攝) 惟跳高背後,每天仍有很多值得會心微笑的事。(張浩維攝) 走出田徑場,如你如我一樣,楊文蔚過着平常人一樣的生活。(張浩維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