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中國贏了疫情卻輸了世界」言之尚早
儘管中國內地仍舊面臨着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的境外輸入風險,但是從整體上看,中國的防控已經取得了相當明顯的成果,到4月21日現存確診病例減少到1,651例,新增病例持續少於治癒病例,復工復產幾乎已經全面展開。
然而,正當中國民眾的生活逐漸迴歸疫情前的正常景象,全球疫情蔓延讓中國形象陷入異常的被動局面。
近期,隨着美國數個機構、組織、政客開始倡議包括「向中國索賠」在內等言論,不僅「中國製造病毒」的指控捲土重來,而且關於中國醫療物資、疫情數據和早期防控的種種質疑也紛紛湧出,成為對中國國際形象及外交工作的威脅。
4月21日,密蘇里州檢察總長周二(21日)入稟當地法院控告中國政府,聲稱中國官員要為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負責,要求賠償。此前4月20日,一則來自美國、英國等40個國家約一萬名市民向中國政府提出集體訴訟的消息,似乎讓外界更加確認,全球多國正在向中國發起「調查」和「索賠」。
目前,關於各國要中國「要對疫情負責」的海外輿論討論,主要聚焦在兩點:第一是多國對中國發起關於疫情應對的「調查」,第二是多國因警惕中國並試圖將產業鏈撤回。
從諸多的負面輿論來看,不止美國,似乎全球和中國關係密切的國家都在考慮在疫情上對中國「清算」、在貿易上和中國「脱鈎」、在外交關係上和中國拉開距離。
不過,一些報道之中對幾個問題有意或無意的混淆和聯想,值得用更清醒的眼光來討論。
「調查病毒」還是「調查中國」
美歐國家的疫情爆發之後,關於向中國追責的言論不絕於耳。4月18日,美國共和黨國會議員簽署法案《2020年感染美國人法案(Americans Act of 2020)》,允許美國人就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起訴中國政府。共和黨議員此後還提出配套法案《阻止源於中國的病毒性傳染病法案(Stop China-Originated Viral Infectious Diseases (COVID) Act)》,向北京施壓。
不過這終究是國會層面更具象徵意義的做法。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18日表態「如果中國是故意造成(疫情爆發),那麼應當承擔後果」。雖有威脅之意,但美國主流媒體立即引申「特朗普指中國或故意造成病毒蔓延」和「特朗普警告中國承擔後果」,仍有誇張的成分。
因此,美國威脅調查中國一事尚且未明,而英國、法國、德國、澳洲「都跟隨美國討伐中國」的說法就更值得推敲。特別是備受關注的澳洲外長佩恩(Marise Payne)關於呼籲對疫情進行獨立調查的言論。
佩恩原話是「我們需要通過獨立調查了解細節,確認病毒的起源、最初的處理和應對方法、信息分享的開放度以及各國領導人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互動」,而這被不少媒體解讀為是支持美國「調查中國」。實際上,佩恩當時對於與中國之間的合作表示「信任」,需要獨立調查的是圍繞新冠病毒的問題。
的確,無論是佩恩還是英、法、德的領導人,都對中國疫情數據和透明度有或多或少的質疑,這對於西方來講算是常態。不過,從德國總理默克爾(Angela Merkel)表示「我相信中國對這種病毒的起源越透明,對世界就越好」,法國總統馬克龍(Emmanuel Macron)表示「認為中國已經很好地應對疫情是『天真』的想法」來看,根本得不出「英法德澳加入美國施壓中國」的結論。就連態度更加強硬的英國,外交大臣藍韜文(Dominic Raab)敦促「中國必須回應疫情如何爆發的尖鋭質疑」,也難和對中國發起調查等同起來。
保護產業鏈不等於對抗中國
疫情導致全球醫療器材和個人防護用品緊缺,作為全球產業鏈重要一環的中國,因此又背上不少罵名。從中國輸出醫療物資的質量問題、捐贈物資的「宣傳攻略」,再到現在美國指責中國囤積口罩等物資高價售賣,各國要維護重要產業和戰略物資「自給自足」的呼籲越來越多。印度、日本、歐洲擔憂疫情下外資收購本國重要企業,也被解讀為是針對中國資本。
誠然,疫情期間很多西方國家發現,重要的藥品、醫療物資在供應鏈上竟如此依賴中國和其他國家,於是領導人們紛紛表態要加強戰略物資的產能,甚至是鼓勵企業將產業鏈轉移回國。災難之下這也是正常反應,目的在於自保。同理,對於外資的防範最大的目的也在於保護自身企業。然而這並不意味着「對抗中國」。
比如,歐盟在3月底發佈指導意見,警告外資獲取衛生保健產業或相關企業的風險增加,德國4月宣布收緊外資收購本國企業的規則,都針對的是非歐盟國家,這些規定也同時適用於美國。然而有輿論將其形容為「世界正在對中國的惡意收購覺醒」,充滿地緣政治衝突的色彩。
相比之下,印度4月17日發佈外國直接投資規則修正案,其中規定與印度接壤的國家實體,或投資受益人是此類國家公民的企業,只能通過政府線路進行投資,而日本在4月初撥款22億美元幫助本國企業幫助企業實現生產基地多元化、將產業鏈轉移回國的政策,則更有針對中國的傾向。可即便如此,也不意味着兩國要「加入美國,和中國脱鈎」。
在中國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產業鏈轉移本不值得驚訝。但西方右翼政黨因此煽動的對華「脫鈎」,執行起來則並沒聽起來那麼容易,多國出台的保護措施,不應該簡單地被解讀為與中國的對立。
無可爭議,疫情之下國際社會輿論將矛頭指向了中國,中國本來憑藉防疫成果、輸送物資而希望提升國際形象,不過現在看來中國處在輿論的被動地位。
「索賠論」仍會繼續發酵,譬如被美國國務卿點名誇獎的德國《圖片報》(Bild)等媒體,還會一直在這方面擴大其輿論影響力,但是,並非西方各國政要、媒體及組織都是如此。
很顯然,美國包括政府、學者、輿論在內的聲音對中國的問責,是中美結構性矛盾在疫情下的延續。各國都在疫情之下掙扎,對中國武漢疫情的抱怨和防疫成果的質疑,除了為轉移國內的視線,也有社會情緒的因素。疫情對全球國際關係必然有深刻的影響,但在當下各國的情緒處境之下,輕言中國的外交環境因此惡化,為時過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