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爾蘭寧靜革命 進入「後天主教」年代
愛爾蘭公投通過墮胎合法化,總理瓦拉德卡(Leo Varadkar)形容是一場寧靜革命,不少評論認為這個國家進入「後天主教」年代。但所謂「後天主教」,到底會是怎樣?
正如在美國,墮胎問題雖然是「pro-choice」與「pro-life」之爭,但實際上宗教在這場辯論中扮演一定角色,教會力量大部份傾向「pro-life」。在愛爾蘭,不少人亦認為墮胎合法化的公投,也是一場天主教與世俗力量的角力。
回看歷史,1979年教宗若望保祿二世上任不久即到訪愛爾蘭,令到這個位處歐洲邊陲的國家再次掀起一股擁抱教會的熱情。僅四年後,愛爾蘭民眾以67%贊成票通過第八修正案,嚴格禁止孕婦墮胎。從事件發展的推演來看,亦印證了墮胎問題與宗教密不可分。
都柏林選區最多人支持
愛爾蘭5月25日就第八修正案的廢存問題舉行公投,結果66.4%人支持取消,33.6%人要求保留,為女性解禁墮胎。從選區來看,全國最支持墮胎權的是城市人口,首都都柏林一帶高達七成多民眾投下贊成票;其他選區約莫六成人支持。至於反對議案的,只得最北部的多尼戈爾郡,51.9%民眾希望維持現狀。
在公投通過後,下一步要交由國會立法,此後12周內、24周內和超過24周的孕婦在不同條件下可以墮胎,與歐盟其他國家的規範相約。總理瓦拉德卡形容,這是愛爾蘭在過去20年「寧靜革命」的成果。
「寧靜革命」語出魁北克改變
以「寧靜革命」來形容今次墮胎公投,正好反映愛爾蘭視之為一次天主教再定位的公投。「寧靜革命」語出加拿大魁北克,一個同樣曾經以天主教為主,但自1960年代起逐步走向世俗化的社群。他們經過多年演變後,教會力量淡出教育辦學、公共政策等。
至於愛爾蘭,天主教人口一直超過八成,即使近年開始下跌,但信奉天主教的民眾仍然高達78%。與魁北克的情況相似的是,愛爾蘭有步入「後天主教」年代的趨勢,先在2015年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後選出男同志瓦拉德卡出任總理。再到今次放寬墮胎權利,瓦拉德卡搶先以「寧靜革命」形容之,其實不出人意料。
不認同部份教義的新文化
不過以為愛爾蘭人會逐漸離棄天主教會,那只怕是一個過於簡化的主觀分析。研究愛爾蘭天主教的學者馬厄(Eamon Maher)指出,天主教作為一種文化,仍然在愛爾蘭相當盛行。他們念茲在茲都會提及天主,生活習慣和文化無不充滿充天主的傳統和影子。開始出現改變的只是,他們對於天主教的部份教導有不同意見,特別是同性戀和墮胎等倫理議題。
道理上,愛爾蘭人可以不認同部份天主教的理念,但仍然廣義地擁抱天主教,甚至以此為他們的核心價值和身份認同。這亦會與加拿大魁北克的情況接近,不少學者都指出當地人即使不接受部份傳統教義甚或不上教會,但廣泛來說仍然以天主教社群自居。
馬厄指出,天主教將來會在愛爾蘭,特別是他們的政治層面扮演甚麼角色,當前很難只用一句「後天主教」年代來說明,相信具體情況會更複雜。
或者可堪參考的是,即將在8月訪問愛爾蘭的教宗方濟各,亦正是一名自由派教宗,對待同性戀、墮胎等議題都以作風開明見稱。
固然,方濟各一方面將在8月親身感受到這個國家,正在走偏若望保祿二世留下的路線;但另一方面,誰又能說得準愛爾蘭正在朝向的方向,方濟各一定不能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