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紀念堂下月維修休館半年 兩會前夕敏感時刻引猜測
2月24日,毛主席紀念堂發布公告稱,從3月1日起,將進行為期半年的維修計劃,屆時將暫停對外開放。
在兩會即將召開的敏感時刻,當局罕見關閉毛紀念堂半年之久,難免引起外界猜測。近年多有傳言,要把毛主席遺體遷出紀念堂,遷回湖南韶山安葬。
據了解,毛主席紀念堂每年都要進行例行的設備維護和檢修。一般都在3月,近年來多次維修時間都是3月1日至20日,一般維護和檢修項目包括對整座樓的電器設備如空調、照明設施以及其他機器設備進行維護等。
但這次的維修,從3月1日到8月31日,足足6個月之久。上一次這樣的大修是2007年,同樣的說法「鑒於紀念堂建築和內部設備需要維修」,紀念堂在2007年3月3日至9月20日這個施工期暫停對外開放。可以看出,那次維修時間更長,將近7個月。再往前,是1997年。那次大修的持續時間更長,從1997年4月1日持續到12月31日,持續9個月。
誰來修?這次修什麼?
誰來維修毛主席紀念堂?據了解是中國新興建設開發總公司。該公司原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工程總隊,現隸屬中國新興(集團)總公司,為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大型建築施工企業,公司曾承建了京西賓館、中央軍委八一大樓、中辦系列工程、中組部等中央單位辦公樓工程。
據公司官網發布的一篇文章顯示,2017年2月20日,總公司成功中標毛主席紀念堂改造工程。該工程由一公司承建,建築面積40744平方米,地上三層,地下二層,主要進行機電改造和部分值班室、接待廳環境改造。
毛主席紀念堂選址曾有多種聲音
毛主席紀念堂位於天安門廣場,占地面積5.72公頃,總建築面積33867平方米,始建於1976年11月,1977年9月9日舉行落成典禮並對外開放。其主體建築為柱廊型正方體,南北正面鑲嵌著鐫刻「毛主席紀念堂」六個金色大字的漢白玉匾額,44根方形花崗岩石柱環抱外廊,雄偉挺拔,莊嚴肅穆,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
1976年9月9日,毛澤東逝世。有關部門開始組織專家為毛主席遺體安置的選址和建築設計方案會談商討。有代表提出為主席設計陵墓的計劃,但被否定。10月9日,中共中央公布了「關於建立偉大的領袖和導師毛澤東主席紀念堂的決定」:在首都北京建立偉大的領袖和導師毛澤東主席紀念堂。在紀念堂建成以後,將把安放毛澤東主席遺體的水晶棺移入堂內。
紀念堂選在哪裡建?一開始有多種聲音,包括天安門廣場、中南海瀛台、香山等地。經過幾輪磋商,紀念碑南側選址方案被確定。在天安門廣場新建一座建築物,不是那麼簡單,方方面面都要考慮到,尤其是建築物的高度和風格要和周圍已有的建築要協調,最後定位紀念堂通體高33.6米。一方面可以避免在天安門城樓上看紀念堂會有正陽門的大屋頂剪影罩在紀念堂上。另一方面,紀念堂不會有壓倒人民英雄紀念碑之勢。
1976年11月9日,毛主席紀念堂工程現場指揮部成立,時任北京市建委副主任的李瑞環擔任指揮部黨委書記兼總指揮,國務院副總理谷牧負責紀念堂建設的領導工作。1977年9月9日,毛澤東逝世一周年紀念日,毛主席紀念堂落成典禮在紀念堂北大廳隆重舉行。華國鋒參加了奠基儀式,並親自為紀念堂基石培土。
紀念堂內交腿坐像鄧小平拍板
一個有趣的細節是,紀念堂大廳中央的毛澤東坐像方案,創作中始終有兩種不同看法:坐像交腿還是不交腿。中央選定了交腿的方案。坐像製成後,有人認為交腿像生動、親切,但與紀念堂莊嚴肅穆的氛圍不夠協調。
中央又研究討論了這些意見,決定重塑一尊平腿坐像,把交腿坐像換下來。但是執行該決定很繁瑣,最後鄧小平拍板決定不用換了。這樣毛澤東交腿坐像就沒有再更換。
毛澤東遺體防腐方式列國家機密
毛澤東遺體因放在毛主席紀念堂的水晶棺內展示,其遺體防腐難度非常高。毛澤東1976年過世時,中國對遺體保存的經驗不足,當時世界上有做遺體防腐處理的知名案例包括蘇聯前領導人列寧與越南前領導人胡志明等人,但當時中國與蘇聯關係緊張,因此派員向越南取經。越南前國家主席胡志明在1969年過世,遺體經防腐處理後保存於水晶棺,於1975年公開展示。毛澤東遺體防腐完成後,亦是裝入水晶棺,於1977年在毛主席紀念堂開放民眾瞻仰迄今。
毛澤東遺體防腐難度高,因公開展示須維持容貌,對溫度、濕度等條件要求高,各國對於其領導人的遺體防腐方式常列為機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