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黃斑病變可致盲 新型藥物 雙重療效 助延緩病情
「乾性黃斑病變」是年老退化的視力問題,雖然對視力影響緩慢,但需留意切勿延誤治療,否則可演變成濕性黃斑病變,甚至因此致盲。現時,有注射式藥物能夠減少眼內血管滲漏及增生,然而患者需要頻繁接受治療,或因未能依從治療而令病情復發,而近年就有研究顯示雙重療效的新型藥物能減少注射次數,更能穩定病情,避免視力持續受損。
82歲的張伯伯,年多前求診發現患上乾性黃斑病變,因他沒有察覺到明顯病徵,就沒有加以理會,以為只是年紀大老眼昏花而已。隨著時間過去,他的視力又起變化,漸覺影像模糊及扭曲,再次求醫後證實病情有所惡化。主診醫生為他注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抑制劑,病情雖有所改善,但在停藥數月後又再復發,他一度擔心自己會因此失明。
濕性病變 突如其來
老年黃斑病變是一種與年齡增長相關的疾病,眼科專科醫生吳天心指出,這種眼疾分為乾性及濕性,前者佔個案九成,主要因為視網膜上皮細胞退化,導致中央視力逐漸受損。
至於濕性病變,很多時由乾性個案演變而成。乾性患者可能會因視網膜及脈絡膜出現不正常血管增生,導致滲漏及出血,最終引起濕性病變,破壞黃斑區內的感光細胞,令視力進一步下降。
吳醫生說,由於乾性病變的徵狀是緩慢地出現,徵狀並不明顯,令不少患者如個案中的張伯伯般,未有意識到病情。假如黃斑點的感光細胞受損,後果更是不可逆轉。她提醒,除了年紀因素,吸煙、長時間接觸紫外線、膽固醇過高及家族遺傳等因素,也會增加患上黃斑病變風險。如長者留意到視力有所變化,必須盡早接受診斷。
針對乾性黃斑病變,吳醫生指暫時未有方法根治,至於濕性黃斑病變,則可注射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抑制劑進行治療,惟這類藥物需要頻繁使用(約四星期至八星期一次)才能維持治療效果,對患者或造成不便。張伯伯當時就因為未有依從治療而使眼疾復發。醫生建議嘗試使用新型雙抗眼內注射藥物(Dual Inhibition)才能穩定病情。
雙抗藥物 預防復發
吳醫生說,這類藥物能夠同時抑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及血管生成素-2(ANG-2),前者能阻礙血管增生、減少血管滲漏,後者則能減少血管異常增生及內皮細胞炎症功能︰「研究顯示病情穩定後,大約八成個案可以延長至每三至四個月才注射一次,能夠減少注射次數,方便患者安排日程,維持視力健康,安全性亦高。」
由於乾性黃斑病變屬於年老退化的現象,較難作出預防,吳醫生就建議長者利用「阿姆斯勒方格表」定期自行驗眼,用「睜一眼閉一眼」方式檢查,如發現視力中心出現黑點或扭曲,必須盡早求醫,亦可每年接受眼科檢查掃描黃斑點,以及早識別病情。
吳醫生提醒患者,必須因應個人病情、治療成效、注射次數、安全性及預算等因素與主診醫生商討選擇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