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膽固醇高成計時炸彈 誘發冠心病致命危機

撰文:王玥晨
出版:更新:

冠心病是因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臟病,而香港冠心病的死亡人數,佔心臟病死亡人數達6成。冠心病屬慢性疾病,成因眾多,而壞膽固醇過高正是其中一項重要因素,偏偏香港人生活緊張,沈重的工作壓力,導致生活習慣異常,健康亦付上代價;有調查顯示,在15歲至84歲人士中,49.5%受訪者曾被診斷患上高膽固醇症,隨時引發冠心病等冠狀動脈疾病,並有致死危機。心臟科專科醫生陳普來醫生指出,如能妥善控制壞膽固醇,有機會降低誘發冠心病風險。

認清膽固醇「好」「壞」維持理想水平最重要

陳普來醫生表示,膽固醇在人體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它是構成細胞膜及製造荷爾蒙和膽液不可或缺的物質;膽固醇一般可分為高密度膽固醇 (HDL-C)、低密度膽固醇 (LDL-C) 和三酸甘油酯 (TG);而高密度膽固醇能將多餘的膽固醇從血液中帶回肝臟,並幫助排出體外,儼如血管中的清道夫,因此被稱為「好膽固醇」,而當低密度膽固醇水平過高時,便會在血管內壁上積聚,形成粥樣斑塊,因此被稱為「壞膽固醇」。如何控制壞膽固醇,將其維持於理想水平,便是降低患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關鍵。

不良飲食及生活習慣 觸發心血管病危機

「日常飲食不當,愛吃肥膩及煎炸食物,攝取過量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固然會導致體內膽固醇水平升高,但其他因素如遺傳、肥胖、吸煙、缺乏運動、患有糖尿病或腎病等慢性疾病等,都有可能導致壞膽固醇過高。」陳醫生指出,根據歐洲心臟病學會(ESC)和歐洲動脈粥樣硬化協會(EAS)作出的指引,不同風險人士的壞膽固醇理想水平有所分別,首先評估患者在未來十年患上心血管疾病的機率,再按風險程度來決定壞膽固醇理想水平 ﹕ 一般人士建議維持在3 mmol/L以下,高風險群組應維持1.8 mmol/L以下,極高風險群組應維持1.4 mmol/L以下,而近年膽固醇理想水平則有向下收緊的趨勢。

循序漸進對付隱形殺手 必要時對症下「藥」

陳普來醫生續指,壞膽固醇過高很多時候都不會引起明顯症狀,故被稱為「隱形殺手」,而養成平時良好的飲食及生活習慣,正是控制壞膽固醇的第一步:「最少每半年定期檢查身體,保持均衡及低脂飲食、維持理想體重、恆常運動、戒煙、適量飲酒或戒酒、如家人曾患心臟病或血管疾病,更應特別注意飲食及定期檢查身體。」陳醫生表示,如單靠控制飲食及調節生活習慣約三至四個月,壞膽固醇依然過高,便建議配合單一甚至混合藥物治療,包括:傳統常用的他汀類藥物(Statin),及新一代降血脂藥物如膽固醇吸收抑制劑(Ezetimibe);他汀類藥物原理是令肝臟減少製造膽固醇,並增加血液中壞膽固醇的吸收 ; 而膽固醇吸收抑制劑,其原理是抑制腸臟對食物膽固醇的吸收,並使輸送到肝臟的膽固醇數量減少。如使用膽固醇吸收抑制劑加上他汀類藥物,更能進一步降低壞膽固醇水平。當患者使用單一藥物仍無法控制膽固醇,就可能需要採用雙重機制藥物混合治療,而根據歐洲動脈粥樣硬化協會(EAS)指引,雙重機制藥物應作為控制膽固醇過高的一線治療。

控制壞膽固醇的5大良方(按圖看清)

+2

對藥物治療抱平常心 控制膽固醇更有效

談到不少經過藥物治療的患者,有效降低壞膽固醇至理想水平後希望停藥,陳普來醫生提醒,停藥有可能使膽固醇水平重新提高,增加患心血管病的風險;保持長期作戰的心態,培養良好的日常飲食及生活習慣,將壞膽固醇控制至理想目標,跟醫生保持溝通,遵循醫生的建議,才是預防壞膽固醇過高誘發冠心病的良策。

心臟科專科醫生 陳普來醫生

本健康專題由Organon Hong Kong Limited提供

Material Code: HK-ATO-110085 Dec 2023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