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臟癌|病因不明確、篩檢難度大?現7異常症狀務必及早就醫檢查
目前胰臟癌缺乏有效的篩檢方式,醫師建議留意異常症狀,包括「有糖尿病、上腹痛或背痛,體重減輕、黃疸、茶色尿合併灰白便、不明原因胰臟炎、脂肪便」等7症狀。
「胰臟癌」在今年首度進入台灣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前10名,引發民眾關注。
胰臟癌篩檢方式,原理及缺點(按圖👇👇👇)
相關文章:胰臟癌|男子患癌因愛吃甜?疲累消化不良竟是先兆 預防3個習慣
台灣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指出,胰臟癌的原因至今仍不明確,但依據胰臟癌發生個案可找出高危險族群,例如「好發於60歲以上的年長者、有家族遺傳及有遺傳慢性胰臟炎的人、糖尿病者、有抽煙者、家族中有遺傳性結腸癌、乳癌、卵巢癌及黑色素瘤家族史」等8族群較容易得到胰臟癌。
相關文章:胰臟癌︱為何難發現?死亡率超過8成 年齡高有家族病史6類人高危👇👇👇
而在胰臟癌異常症狀方面,錢政平提到,目前並沒有有效的篩檢方式,但若自身出現下述異狀時,請務必及早就醫檢查。
- 40歲以上沒有糖尿病家族史,但近期有糖尿病。
- 上腹痛或背痛,疑似來自後腹腔,且上腸胃檢查卻無特殊發現。
- 體重明顯減輕。
- 黃疸。
- 茶色尿合併灰白便的膽道阻塞。
- 不明原因性胰臟炎。
- 脂肪便者。
錢政平特別提醒,糖尿病患者需特別注意!根據2020年哈佛大學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團隊發表的一項分析顯示新發糖尿病、有糖尿病史或是體重減輕,都與胰臟癌的發病風險上升有關,其中糖尿病史在4年內,伴有體重減輕的新發糖尿病患者,胰臟癌的發病風險是正常人的3.6~6.8倍。
相關文章:【胰臟癌】壓力可致胰臟癌? 3個生活貼士減胰臟癌風險👇👇👇
至於相關檢查方式,有些人會抽血檢驗CA19-9,但其實CA19-9指數並不能當作單一癌症的精準檢查,像是與腺體相關的肺癌、大腸癌、胃癌、前列腺(攝護腺)癌及女性的乳癌等,都可能引起CA19-9上升,錢政平建議透過影像檢查,如磁力共振檢查(MRI)對臟器、軟組織的成像對比敏感度較好,能完整觀察胰臟健康狀態。
延伸閱讀:
中年男大便「像穿救生圈」沖不掉!醫示警1器官發炎 若不管小心罹癌王!
【本文獲「中天新聞網」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