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健康|起床別過急、四肢末端要夠暖 冬日保暖3件事沖涼關鍵
天氣寒冷、日夜溫差大,應及早預防心臟病、急性中風的發生,台灣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提醒,隨時注意環境溫差變化,做好保暖工作,尤其頭頸、四肢的保暖要特別加強,家中長輩要戴帽子、口罩、圍巾、手套及襪子等,早出晚歸民眾則以「洋蔥式」穿搭為主。
寒冬逐漸逼近,保暖工作不可輕忽。台灣國健署表示,當氣溫驟降又加上濕冷時,血管內的平滑肌會跟着收縮,容易造成血壓升高,增加心臟病及急性中風發作的機會,三高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及高齡長者等族群尤須注意,謹記低溫保健要訣,「規律運動、均衡飲食、定期量測血壓、定期回診」,做好三高管理控制,並避免煙酒的習慣。
相關文章:冬天泡腳|溫度、時間、水量有學問 加鹽、醋添效果 3種人不宜
1. 起床時:慢、熱、起、穿、行
晚上睡前,先備妥保暖衣物,置於隨手可拿到的地方,半夜或早上起床上廁時,先將四肢及身體動一動,暖和身體,緩慢坐起且坐穩,添加衣物保暖後,手扶床邊、腳步踩穩地板再行走,切勿過於急促,符合「慢、熱、起、穿、行」的口訣。
2. 出門時:頭頸、四肢末端保暖
應適時添加衣物,注意頭頸部及四肢末端的保暖,如戴上帽子、口罩、圍巾、手套及保暖衣物,選擇具有防水與防風功能外套,且易於穿脫與合適肢體活動的衣物,以維持恆定的體溫。
3. 進門時:勿立刻洗熱水澡
從戶外走進溫暖的室內,先讓身體逐漸回暖,再洗熱水澡,避免溫差過大導致血管擴張,尤其血管彈性不佳或有心血管疾病人士,很可能引起低血壓。洗完澡後,也要注意保暖,不可馬上進入環境較低溫的空間,以免造成血管急速收縮,易促發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建議維持室內空氣的流通,避免緊閉門窗。
【延伸閱讀,更多銀髮保健養生建議】
減食欲|寒冷易有肚餓錯覺!6種食物燃脂增飽足感黑咖啡幾時喝好?
冬天保暖|保暖衣穿錯方法只會凍上加凍 2類飲品寒流下不宜多喝
延伸閱讀:
【本文獲「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