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耳性耳鳴成因複雜小心這些危險因子!5個階段不治療恐聽力受損

撰文:NOW健康
出版:更新:

多數人的耳鳴屬於自覺性耳鳴,主要是僅有患者自己能聽得到外界沒有的聲音,台灣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耳鳴並非不治之症,根據醫學用解剖才能得知是內耳神經病變所引起,加上長期累積的臨床經驗,只要對症下藥,及早治療、耐心服藥,耳鳴便能獲得改善、甚至消失,還能預防聽力惡化。

內耳性耳鳴成因複雜 這些危險因子都可能埋下耳鳴禍根

台灣李宏信醫師坦言,內耳性耳鳴成因很多,有些耳鳴患者往返醫院看診,做了聽力檢查、斷層掃描檢查或是磁力共振,得到的答案卻是一切正常,是因為照不到神經破壞的情形,又因為精密的內耳構造出現異常,必須切片確定真正病因,這是往生解剖研究用的,因活人是不可以做的,因此在診所或醫院都無法檢查而了解病因。

為什麼會引發耳鳴?該如何分輕重程度呢?(按圖👇👇👇)

+9

相關文章:耳鳴惡化24小時聽到尖叫聲 感冒過勞8成因吃蘋果朱古力加重耳鳴

台灣李宏信醫師指出,耳鳴主因是內耳蝸牛體神經細胞破壞引起的結果,誘發成因可能來自於感冒病毒引起的內耳神經炎、外力撞傷、環境噪音、鞭炮聲響及藥物中毒如結核病藥物服用後會產生耳鳴重聽。

另外,過勞、焦慮、緊張、睡眠不足和工作壓力,也容易影響自律神經的控制系統過度興奮而促進血管收縮,造成內耳功能失調,致使內耳神經血液循環不良;內耳神經萎縮壞死,因而產生耳鳴。臨床上也有少數因為新冠病毒,造成內耳神經發炎而損傷因而出現耳鳴及聽覺困擾,或常見帶狀皰疹長在耳朵鄰近旁,直接往內侵犯到聽神經,導致耳鳴、重聽等案例。

相關文章:耳鳴|耳鳴都是噪音過大引起?長期忽視恐釀成焦慮症或精神疾病👇👇👇

+3

治療耳鳴首重促進內耳血管循環 搭配藥物修復內耳神經組織

台灣李宏信醫師解釋,內耳神經相當細小,無法進行修補、更不可能裝支架,尤其耳朵接近腦部,開刀會有生命危險,所以要採取偏重內耳營養的藥物治療,也能安心服用,藥物作用經由頸動脈,及經脊椎基底動脈進入腦幹,滲透進入內耳,促進內耳血管循環,也就是俗稱的「打通內耳血路」。

治療耳鳴,首要是幫助血管擴大、促進血管暢通、排除血管內雜質,再給予恢復內耳神經的藥物如維他命B12、B1、B6,加上抗氧化藥物如維他命C、E及滋養神經的藥物,活化神經、促使神經再生。透過藥物滲透作用進行內耳組織的修復,然恢復情況因人而異,短則1個月、半年,長至1年不等。

治療期間會歷經波浪般大小聲的過程,由大聲變小聲、到逐漸轉為小聲;接下來時有聲音、時無聲音,最後慢慢消失。若是因為幾天不睡覺或生氣的情緒等因素而自律神經失調等,則也會導致耳鳴復發,趕緊使用藥物治療就會很快好轉,有人初期輕微發作好好休息,2個月便能不藥而癒。

相關文章:耳鳴|聽到蟬鳴嗡嗡叫瞓得差? 3類耳鳴原因單側血管塞或鼻咽癌👇👇👇

+19

耳鳴可分為5個階段 若長期不治療恐導致聽力受損

台灣李宏信醫師進一步說明,耳鳴發作是漸進性的,可能從小聲變大聲且發作時間愈來愈長,耳鳴以發作時間來分期,約可分為5個階段:

- 第1期:耳鳴很小聲,夜深人靜偶可聽到耳鳴。
- 第2期:傍晚後才聽得到耳鳴聲,白天聽不到。
- 第3期:夜晚時聽得到、白天也常聽得到耳鳴聲。
- 第4期:整天24小時都能聽到耳鳴。
- 第5期:耳鳴聲停不了,甚至變成尖叫聲,讓人難以忍受,晚上無法入睡。

除了突發性耳聾可能因病毒感染、血塊塞住、外力撞擊、噪音等因素造成,台灣李宏信醫師強調,通常聽力的破壞是從耳鳴開始逐漸慢慢演進,初期聽力檢查還未能發現端倪,但如果耳鳴長久不理會,拖延3至5年聽力會逐漸受損,千萬不可大意。

相關文章:耳鳴|耳常聽到心跳聲屬脈動性耳鳴?一文看清症狀原因、治療方法👇👇👇

+7

台灣李宏信醫師提醒,耳鳴很難自行消失,耳鳴初期及時治療就能避免日後聽力惡化,若不幸罹患初期重聽,儘早治療也會好轉。在生活習慣方面,應作息規律、培養平穩情緒,平常飲食的油鹽糖分應控制,清淡飲食,避免高血脂、高血壓引起血管慢慢阻塞,影響內耳血液供應,損及聽力神經;以及禁酒精、遠離噪音等,以降低耳鳴復發的機率。

延伸閱讀:

止汗劑正確使用清爽有禮貌 食藥署解析成分及常見劑型

三高超標難自覺! 國健署揭:4至7成民眾不知健康異常

【本文獲「NOW健康」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