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下身循環不佳血管易腫脹?關鍵1習慣促進排便效能遠離痔瘡

撰文:健康2.0
出版:更新:

不少人都有痔瘡困擾,總是覺得肛門附近脹脹的,尤其下午以後脹感特別明顯,這是需要割痔瘡嗎?醫師指出,因為肛門都是血管,若血管總是膨脹,代表下身循環不佳,這時需要的不是手術、也不是藥膏,而是「運動」!運動能幫助下半身循環、遠離痔瘡。

肛門血管也會老化,運動促進下身循環防痔瘡

台灣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鍾雲霓表示,相信不少人都認同「人都會老,但有保養的人老得慢」,那麼對肛門血管最好的保養,就是運動。她解釋,痔瘡是肛門部位血管和軟組織老化的現象,在運動促進血流循環的過程中,會間接訓練肌肉張力和血管彈性,血管有彈性、血液不停滯、局部膨脹壓力低,就比較不會有提早老化、脫垂、腫脹,甚至血栓阻塞的情形。

▼痔瘡(內痔、外痔)的症狀(按圖👇👇👇)

+3

相關文章:【大腸癌】痔瘡大便滴血、大腸癌血便混和!與痔瘡4大分別咪搞錯

有些患者提到,在做重訓硬舉、長程跑步或騎單車時,痔瘡特別容易掉出來卡住,是不是該避開這些活動?鍾雲霓說,事實上這些運動對下身循環總體而言,都是很好的,但若痔瘡太大、太老、太鬆,稍微充血就猶如果實成熟搖晃、容易受重力影響就往下墜,這時就要考慮「處理」痔瘡。

運動促進排便效能,自然遠離痔瘡

鍾雲霓提到,整個排便的過程,可不是只有肛門括約肌當主角,也不是有了緊實的肛門括約肌,就一定能順暢排便。排便時,骨盆腔肌群、腹部肌群、橫膈肌群都一起加入,然而隨著年紀增長、缺乏鍛鍊,腹部、骨盆肌肉都將失去彈性和強度,再加上中年後腸道蠕動漸漸遲緩,這些都加重便秘不順的情況。

相關文章:痔瘡|50歲以上半數女性患有痔瘡!醫生揭4個因素影響罹患機率👇👇👇

+4

改善痔瘡該做什麼運動?怎麼運動?

想認真運動改善痔瘡,鍾雲霓表示,根據WHO建議,成人每周要達150分鐘中等強度,或75分鐘高強度的有氧運動。有沒有達到中等強度,要看心跳速度,台灣衛福部表定公式為:最大心跳率(MHR)=220-年齡。以50歲人來說,是每分鐘170下。

另外一個測心跳速度的方式就是「說話測試」,在運動10分鐘後,若還能跟人說話但沒辦法唱歌,就有達到中等強度有氧。若沒有太多時間運動,可每個禮拜安排15次10~15分鐘短時間中度運動,一周總計150分鐘就行。

相關文章:【痔瘡】暖水浸屁股10分鐘紓緩痔瘡 預防9招吃蕉早瞓飲幾多水?👇👇👇

+5

另一個標準是,一周至少3次,每次20~30分鐘的有氧運動,例如:跑步、游泳、快走、跳繩、舞蹈等,鍛鍊心肺功能、增加下身循環與幫助腸胃蠕動;同時加上幾項腹部肌肉強度訓練,例如:瑜伽、仰臥起坐、重量訓練。鍾雲霓直言,別再拒絕運動,只要願意動,對改善痔瘡都有幫助。

延伸閲讀:

病毒疣好不了?2招正確用「水楊酸」 醫師親身經驗告訴你

【本文獲「健康2.0」授權轉載。】

「本文內容反映原文作者的意見,並不代表《香港01》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