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鼻疽菌|多處樣本驗出類鼻疽菌 袁國勇:明顯真是爆發
截至11月16日,本港今年共錄得36宗人類感染類鼻疽個案。當中24名病人已出院,兩名病人仍然留醫,離世病人共10名,涉及七男三女,年齡介乎54至93歲,當中八宗居於深水埗區。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曾表示,情況令人非常憂慮,暫時未能確定區內爆發的感染源頭。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早前亦指出,雖然深水埗白田邨未必是源頭,但可確實爆發傳播鏈,受污染的日用品及食水均有可能為傳播途徑。類鼻疽的死亡率可高達75%,有長期病患,包括糖尿病、肺病、免疫功能等人士感染風險都會較高,需要小心。
政府在每周疫情記者會(17日)指出截至11.16日,今年共錄得36宗類鼻疽個案,涉26男及10女,年齡介乎42至93歲,早前公布有27宗在8月份後錄得,8至10月錄得個案有明顯升幅,大部份個案住深水埗共20宗,發病日8月8日至10月17日期間。
21年開始由個位數個案升到雙位數
由2016至2020年每年平均7.6宗類鼻疽;2022年去到36宗,21年都有17宗,計出來36同7.6差好遠,明顯真是爆發,是高過以前平均數差不多2倍,最重要是在深水埗發生。
袁國勇教授表示找到一些高危因素:
1)全球氣溫上升,泥土氣溫上升,類鼻疽病菌亦增加
2)細菌可經風及通氣管(10-20個)會跟住水排走時,裡面壓力減低,經通氣管進入水庫
3)地球氣溫上升,水管及水庫剩餘的餘氯會降低
4)人口老化嚴重,尤其深水埗區長期,多長期病患者,感染風險增
共錄得36宗類鼻疽個案 暫時未能確定感染源頭
根據衞生署資料,截至十一月十六日,本港今年共錄得有36宗類鼻疽個案,有病人為一名83歲男子,有多種長期病患,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腎病等,該名病人居於深水埗,在家跌倒後昏迷,並於送院後,臨床診斷患有橫紋肌溶解症。深水埗為疫情重災區。
大部分感染個案來自深水埗,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上月(23日)在公開活動後受訪時表示,情況令人非常憂慮,但暫時未能確定區內爆發的感染源頭,深水埗區內有很多水管曾經進行維修,相信要採集更多水管樣本測試。將類鼻疽列為須呈報疾病,可以更能掌握個案情況,但需交由衛生署決定。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上月(24日)在商台節目《在晴朗的一天出發》建議類鼻疽列為需呈報的傳染病,讓市民更掌握病菌分布情況。他指出現時未找到類鼻疽的源頭,31宗個案有22宗在白田邨一帶,基因分析亦發現屬同一品種,深水埗白田邨附近1公里範圍內有傳播鏈。何栢良認為,有三點值得注意,由於類鼻疽在不同的地盤的泥土可發現,首先是地盤。第二就是受污染的日用品,約兩年前美國曾調查香薰噴霧,發現樣本內的原材料受污染,所以在家使用噴霧時,便有機會吸入類鼻疽,因此日用品也可以作為重點調查方向。第三點就是區內食水問題,深水埗有較多破損及喉管,類鼻疽有機會經破損流進食水,雖然食水暫時不是源頭,但亦有風險受污染。
梁子超上月(24日)也在港台節目《千禧年代》指出過往極少出現群集式爆發,估計深水埗區個案是由單一感染源導致,例如衣物、動物或供水系統傳播。隨著天氣乾燥轉涼,病菌繁殖的風險相對減低,但因潛伏期長,會較難找到感染源頭,要視乎明年雨季個案是否有重現,再檢視風險元素。
▼10月21日 袁國勇及張竹君到深水埗白田邨地盤調查類鼻疽疫情▼
甚麼是類鼻疽? 類鼻疽的病徵和死亡率
根據衞生署資料,類鼻疽是一種由類鼻疽伯克氏菌引致的疾病,它可以影響人類和動物。這種細菌廣泛存在於土壤和泥水中,特別是濕潤的黏土。類鼻疽於東南亞(例如新加坡、泰國)和澳大利亞北部地區流行。潛伏期通常為2至4星期,但可以介乎1天至數年。可以用抗生素治療。一些慢性感染可能需要較長期的治理。類鼻疽的死亡率約為40至75%。
類鼻疽的臨牀表現包括局部感染(例如皮膚膿腫)、肺炎、腦膜腦炎、敗血症或慢性化膿性感染。視乎感染的部位,常見的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痛楚或腫脹、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局部淋巴結腫大。
傳播途徑
人類可能通過接觸受污染的土壤和水源(尤其是經皮膚損傷/傷口)吸入受污染的微塵和水滴、飲用受污染的水而受到感染。人傳人非常罕見,但可以透過接觸患者的血液或體液而傳播。
高風險群組
有長期病患,包括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的人受到感染的風險會較高。另外,從事農務,實驗室和醫護工作的人士也可能於職業環境中受感染。
預防方法
-現時沒有針對類鼻疽的預防疫苗。可採取以下措施預防感染:
-避免接觸受污染的土壤。
-進行有機會接觸土壤或泥水的活動時,穿著適當的防護衣物,例如佩戴手套,並穿上水靴。
-接觸受污染的水或土壤後進行清洗或淋浴。
-盡快清潔傷口,並以防水敷料覆蓋。
-接觸土壤和進行園藝活動後,用肥皂和水洗手。
-注意食物衞生,不要飲用未經煮沸的水。
-外遊人士可透過戶外水上活動受到感染。避免接觸可能受污染的水源(例如河流、池塘或湖泊)可減低受感染的風險。
資料來源:https://www.chp.gov.hk/tc/healthtopics/content/24/101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