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香港第二大致命癌症 中心推300名免費大腸癌篩查
根據衞生署資料,大腸癌是香港第二位最常見的癌症,也是第二位本港致命癌症。在2019年,大腸癌新症共有 5556 宗,導致2287人 死 亡,佔癌症死亡總數 15.4 % 。有中心提供300個免費的大腸癌篩查名額,幫助高危人士及早篩查和預防,有研究顯示,大腸癌如能在發病初期時發現,五年的存活率達9成。
大腸癌原因
根據衞生署資料,我們的身體由很多不同的細胞所組成,在正常的情況下,身體會自我控制細胞的生長和分裂,以確保各器官能正常運作。而癌症即是由於身體細胞生長失去控制,令這些細胞異常生長並形成惡性腫瘤,甚至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造成損害。
部分大腸壁細胞異常地增生,會形成大腸瘜肉,而大多數大腸癌由一粒細小的瘜肉開始,但有些瘜肉會慢慢演變為癌症,可以歷時10年或以上,如果不及早治療,癌細胞會侵入和破壞周圍器官,還可經血液和淋巴系統擴散至身體各部位。
中環醫療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朱尉瑩指缺乏體運動、便秘、進食大量紅肉、日常飲食中纖維吸收不足、吸煙、家族病史、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等原因都會增加患上大腸癌的風險。而當中常見症狀會有便秘、排便不清的感覺、大便由粗條狀變為幼條狀、大便帶血等。她提及到有一些人以爲大便帶血是普通病情,例如痔瘡,忽視可能是大腸癌,早期做大腸癌篩查其實都重要。
大腸癌篩查方法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區兆基也指出,大腸癌如能在發病初期發現,五年的存活率可以高達 9成以上,早期做大腸癌篩查很重要,可以防止瘜肉慢慢演變為癌症,瘜肉如果大過1CM,大腸癌風險就會高,需要做手術切除。
根據政府資料,政府「大腸癌篩查計劃」會資助50至75歲及沒有症狀的香港居民,在私營界別接受篩查服務,預防大腸癌。參加者會首先進行大便隱血測試,檢驗是否有肉眼見不到的微量血液。如果有就會安排參加者做大腸鏡檢查,以及切除有可能出現的大腸瘜肉。
大便隱血測試為非入侵性檢測,較為方便,但可能無法檢測到沒有出血的腫瘤。而大腸鏡能檢查整條大腸,最為清楚,但可能會有出血和穿腸風險,所以檢查前需要與醫生商討。
免費「糞便大腸癌基因測試」
香港綜合腫瘤中心和華昇診斷中心合作「糞便大腸癌基因測試」,提供300個免費大腸癌篩查名額,幫助高危人士及早篩查和預防。 華昇診斷中心的港澳台區域總經理劉星博士指出,採樣檢測技術和市面上一般的篩查方法相比,非入侵性、高靈敏度,可達88%,能檢測出大便中的生物標記和檢測出大腸瘜肉,並且參加者採集樣本前可以如常飲食,和可以在家自己採樣,不需要服用輕瀉劑。
市民可到指定診所獲得取樣套裝,然後在將樣本送往指定診所,診所就會再安排,將樣本送到實驗室,實驗室進行完檢測後,檢查報告結果就會發送給受檢者或醫生。華昇診斷中心有限公司銷售及市場總監張煒堃表示市民都可以在網頁上進行登記,希望有助提高公衆對大腸癌篩查的關注。
大腸癌年輕化
中環醫療腸胃肝臟科專科醫生朱尉瑩和香港綜合腫瘤中心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區兆基,同時指出現時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曾有個案只有三十多歲。
根據醫院管理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顯示,20至44歲的大腸癌發病率由2010年的每10萬人有6.8,上升到2019年由每10萬人有9.1人。
表一: 新症數目 - 按年份及年齡組別
表二: 發病率 (每 100,000 人) - 按年份及年齡組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