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嚥困難|7旬老婦中風後吃飯易哽親 原來剪碎、磨蓉反更難進食

撰文:聯合新聞網
出版:更新:

78歲的吳女士去年中風,大病癒後吃飯掉吃很久、容易嗆咳,3個月體重就掉了3公斤。女兒特別去買媽媽最愛的排骨便當,用心把排骨剪碎,沒想到媽媽依然會嗆到,後來也因吸入性肺炎反覆住院。經台大醫院跨專業團隊協助,家人才知道,不是把食物剁碎、打泥(磨蓉)、增稠就好了,經專業評估找出最適當的食物和飲品分級,吳女士可以繼續安心享用美食。

台大醫院復健部主治醫生蕭名彥表示,每10個社區長者,就有3個有吞嚥困難的問題,以「容易嗆到、吞不乾淨、吞不下去」為三大主要症狀。老化過程中常見的慢性病,可能導致長者逐漸虛弱、失能,當長輩健康狀況下滑、虛弱,也會增加吞嚥困難的風險。

咀嚼吞嚥障礙學會理事長、台大醫院副院長王亭貴表示,吞嚥困難的原因除了老化,也可能是腦中風、腦傷、神經退化性疾病如柏甘遜症、失智症,頭頸癌。需要到醫院詳細評估,找到原因,並且接受適當的治療和訓練,如果置之不理,很多長者一次吸入性肺炎就走了,如果能及早尋求專業協助,可望避免憾事發生。

相關文章:吞嚥力下降|提防長者邊吃邊咳、進餐時間變長 5個訓練有助進食

+16

台大醫院營養部營養師鄭千惠表示,一般人常以為把食物剁碎、打泥、增稠,就可以解決吞嚥困難的問題,殊不知食物剁碎後,提高了離散性,不但小顆粒容易殘留在口腔,吞嚥時還是有嗆咳的風險。食物蓉有時候很黏,不容易吞,或是在磨蓉過程中出水,增加食物質地的複雜性,不見得更安全。改變食物黏稠度,太稠時可能要花更大力氣才吞得下去,加水也會降低營養密度,結果病人吃了一大碗,還是越吃越瘦。

王亭貴建議,可利用吞嚥能力評估量表的十個問題,如果長輩總分達3分以上,就要尋求復健科或耳鼻喉科的專業協助,可先去診所就醫,如果基層醫師評估後認為問題較為嚴重,再轉診來到大醫院。

銀髮健康|身體隨年齡將現12種老化 參考世衛指引學怎健康老化

+20

台大醫院營養部主任陳珮蓉表示,根據國際標準(IDDSI)可將食物與飲品的質地,從硬到軟、從稠到稀,共可分為七個等級。經過專業評估,知道自己適合的等級之後,民眾可參考台大醫院最新出版的《吞嚥困難安心照護飲食全書》,有完整正確的觀念,也按七個等級列舉豐富食譜,民眾可自己在家準備。擔心自己準備的食物不符標準?書中也教導有簡易測試方法。

有了營養師幫忙設計適合的食物,也需要語言治療師介入,幫助長輩學習安全的吞嚥動作。台大醫院復健部語言治療技術科主任張綺芬表示,吞嚥訓練可以直接邊吃邊練習,也可以間接強化吞嚥肌肉的力量,包括舌頭、雙唇、臉頰、軟顎、咽部、聲帶等部位,肌肉有力量,才能夠吞的安全。

*吞嚥能力評估工具(Eating Assessment Tool, EAT-10)

1. 吞嚥問題讓我體重減輕
2. 吞嚥問題讓我不能像以前一樣外出用餐
3. 喝飲料時要花很多力氣
4. 吃固體食物時要花很多力氣
5. 吞藥丸時要花很多力氣
6. 吞嚥過程會引起疼痛
7. 吞嚥問題讓我無法享受用餐
8. 進食會感到有東西黏在喉嚨上
9. 進食的時候會咳嗽
10. 吞嚥的過程讓我感到有壓力

給分方式:

0分:沒有
1分:輕度
2分:中度
3分:重度
4分:嚴重

總分等於或高於3分,代表可能有吞嚥困難的風險。

延伸閱讀:

台鐵安全改革有成效? 工會、火產出面打臉

爾史密斯為妻子遭調侃動怒 醫師:掉髮可長回來

【本文獲「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