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溝針抗體量更多?口服藥又有冇成效?日專家解答5大Q&A
新冠疫情由2019年末開始爆發至今兩年有多。疫情反覆,脫下口罩的日子遙遙無期。港府更宣布於3月推行「全民強檢」,預告將來到餐廳用膳會要求打足三針。日本節目《林修の今でしょ!講座》以近期肆虐的Omicron變種病毒為題,邀請3名專家進行分析,探討接種第三針的效果、口服藥的成效等議題,同樣對應香港現時的情況。
日本東京現時的確診數量雖然開始逐漸回落,但依然未能鬆懈。加上東京和香港一樣,近日發現有個案患者帶有傳播力更高的Omicron「BA.2亞型」變種病毒,區內或者已經出現隱形傳播鏈。那究竟疫情何時才能結束、Omicron的病毒毒性又是不是真的如傳聞般低、兒童又有沒有需要接種疫苗?以下將會例出5個Q&A,歸納日本專家對這些疑問的解答。
Q1. Omicron的入侵令感染者數量激增,疫情能不能在春季時受控?
根據目前的趨勢,有專家認為疫情在3月的時候就能得以受控,預計3星期後新增的Omicron確診者數量就能減半,如是者6星期後就能降至現時的4分之1。雖然即使總體的數量下降4分之1依然是有一定的確診者人數,但都算是疫情開始放緩。
然而,另外亦有專家指最近出現的Omicron「BA.2亞型」變種病毒的基因排序和原本的BA.1完全不同,那當這兩種病毒混在一齊的時候會有帶來怎樣的轉變,現時是無法預計的。而專家亦普遍認為BA.2亞型變種株已經在區內傳播,引用美國的資料,估計確診者中有4-5%的人為BA.2亞型變種株的患者。
專家提到有研究發現,BA.2亞型變種株的傳播力是BA.1版本的1.4倍,而曾經染上BA.1的患者亦有可能再一次受BA.2感染,但根據歷年來對疫症的觀察,平均3年左右就會過去。即使未來有可能出現第7波,甚至第8波的疫情,病毒仍有望在今年變弱或者出現群體免疫。
▼同場加映:全民檢測知多啲!(按圖👇👇👇)
相關文章:全民檢測|3月推行要點預約? 同行可帶幾人?一文看清時間安排
Q2. Omicron的病毒毒性真的很弱?
專家指出,Omicron的病毒毒性的確比Delta弱。然而,對高齡人士而言,Omicron仍然比流行性感冒更大殺傷力。參考專家提供的資料,第6波疫情中,東京整體的致死率確實較流感的少。然而單就60歲以上的組別來說,第6波疫情的致死率就已經是0.293%,流感卻只有不足0.1%,可見對老年人而言,Omicron變種病毒更加危險。
專家解釋,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感染Omicron變種病毒後加速了身體的慢性病,如:心臟病、糖尿病等的推移,增加了重症的機率。
Q3. 接種第三針疫苗的效果如何?
為了評估第三針疫苗接種的效果,節目組引用了丹麥的例子。丹麥目前已經有62%的市民接種了第三針疫苗,而65歲以上人士的接種率更達到95%。由於第三針疫苗接種進度良好,政府認為整體社會已經得到足夠的抵抗力,即使感染到新冠肺炎,亦不會陷入重症。因此,早在2月1日的時候,丹麥就取消了所有防疫限制。
雖然現時的疫苗的確有效降低變成重症致死的風險,但始終未能有效抑制感染人數上升。從丹麥的資料可見,解封後高峰時一日仍然有55120宗新增的確診個案,近期才回落到一日大約新增4萬宗確診個案。同樣的比例假如是套用在香港,一天就大約有5萬宗以上的確診個案。
第三針混打更有效?
專家引用厚生科學審議會的資料,可見三針均接種輝瑞(Pfizer)疫苗的話,抗體量大約能提升20倍。然而,第三針選擇混打莫德納(Moderna)疫苗的人,抗體量則提升了約30倍。雖然混打能提升抗體數量,但出現副作用的機率亦相對地提高。
總結上述的意見,專家認為市民應盡早接種第三針疫苗。同時有專家指出,在可預見的未來,可能每年都需要接種一劑新冠疫苗以確保一定的免疫力。
▼同場加映,快速檢測呈陽性五大Q&A:(按圖👇👇👇)
相關新聞:抗疫懶人包|幾天後轉陰性可免隔離?點call抗疫的士?五大Q&A要知
Q4. 兒童需要接種疫苗嗎?
就着兒童接種疫苗一事,專家的意見出現分歧。雖然日本鼓勵5至11歲的兒童接種疫苗,但始終不是強制性。專家認為,考慮到整個社會,兒童接種疫苗更有利控制疫情,但的確目前仍然未有報告充分列出兒童接種疫苗後的好處和相應的不良反應,所以現時只能就着每個家庭的狀況決定應否打針。
專家指出,以自己的診所為例,今年1月後發病的兒童主要出現發燒和喉嚨痛的徵狀,大多都是發一兩日燒,平均3日內就會好轉,康復後亦能如常生活。由於普遍症狀輕微,專家認為只有1. 重症風險偏高(如:有長期病患、過重)以及2. 家中有長者或長期病患人士的兒童才需要考慮接種疫苗。
而隨着高風險人士的第三針疫苗接種率提高,專家認為就算孩子不接種疫苗,較大機會陷入重症的人亦有足夠的防禦力抵抗新冠病毒。
▼同場加映,醫生簽發「疫苗醫學豁免證明書」十大疑問:(按圖👇👇👇)
相關文章:疫苗通行證|獲「醫生紙」可免打針? 10條疫苗豁免證明Q&A你要知
Q5. 口服藥的成效如何?
日本厚生勞動省於今年2月10日起,特例批準使用美國輝瑞(Pfizer)生產的新冠肺炎口服藥物Paxlovid。而由日本鹽野義製藥(Shionogi & Co.)所研發的口服藥亦預計會在本月中獲批「有條件早期認可」,報告指出該藥物和安慰劑相比能以更快的速度減少病毒數量,除了應用在重症患者的治療,亦希望能夠提供給沒有重症風險的患者。
日本鹽野義製藥研發的抗新冠病毒口服藥S-217622,可用於治療12至70歲的新冠肺炎患者。專家指出,「有條件早期認可」即代表該藥物目前未有足夠龐大的臨床數據,意味着有可能會出現未知的副作用。
雖然目前有一款名為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的口服藥被認可使用,但由於供應不穩的關係,亦不能經常處方給患者。因此,專家都期望新推出的口服藥能提供穩定的供應量,為醫療系統帶來出口,增加在家治療的可行性。
然而亦專家指出,功效越強的藥物越有可能誘發抗藥性,令原來有效的藥物失效。為了應對耐藥性的問題,長遠地都應該推出更多不同種類的口服藥,盡可能避免誘發耐藥性,同時讓所有患者都能獲得合適的藥物用作治療。
(資料來源:《林修の今でしょ!講座》)
以上內容、療法只供參考,並不能當作任何形式的醫療建議、診斷或診治。如有需要請儘早求醫, 並向相關專科醫生或專業人士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