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健康|減少食量竟加速肌肉流失?除阻力運動 3種食物亦必吃
人體肌肉會在40歲後,每年以平均8%速度流失,40歲至80歲可能有高達40%肌肉流失!一項最新調查結果顯示,50歲後高達46%研究對象有肌少症風險,且一般認為肌少症多發生於女性,但其實男性風險更超過5成。
究竟邊一類人會較容易患上肌少症? (按圖了解!)
台灣員榮醫院家醫科醫師黎雨青指出,增肌、增免疫力不只需要運動,補充蛋白質也很重要,首要選擇好吸收的蛋白質,比起吃的量,吃的內容其實才是重點。
黎雨青說,若過量攝取肉類、乳製品補充蛋白質,可能會因為牛肉、豬肉等紅肉豐富的脂肪,與乳製品中偏高的鈉,導致肥胖與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因此建議可飲用營養補充品確保均衡營養,強化增肌成果。
相關文章:長者健康|要行得走得不只要補鈣 配合這3種營養才能養骨養肌肉
打破「少吃才健康」迷思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與亞培台灣合作的「肌少症風險調查」顯示,透過由調查者自評近3個月內是否有因消化問題、咀嚼或吞嚥困難等原因,導致食量降低,試圖了解食量與肌少症風險的關聯,結果發現,只要食量輕微減少,其肌少症風險就會從38%攀升至64%!
黎雨青分析,這其實打破一般民眾普遍認知,覺得「上了年紀就不要吃太多」、「年紀大代謝降低就要吃少一點」等,因為只要少吃一點,肌少症風險就飆升,若食量嚴重減少,風險更激增至83%,建議民眾要破除「少吃才健康」的迷思。
肌少症上身的5大原因
1.年齡
2.活動量不足
3.營養不良
4.內分泌失調
5.發炎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理事長黃信彰則是表示,肌肉量減少,免疫力也會隨之下滑,無形間提高染疫風險,故增肌也能增加免疫力,以新冠疫苗注射在屬於免疫重鎮的肌肉來看,就是期望產生最大化抗體生成效果,因此,及早改善肌肉流失風險是健康關鍵。
男性肌少症風險更高過女性
這項由亞培台灣與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在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期間調查1322位50歲以上民眾的報告也顯示,男性肌少症風險(51%)其實高於女性(43%),且不到2人就1人具有風險,與普遍認為男人肌肉肯定比較多是截然不同。
黎雨青分析,男性因天生賀爾蒙關係,肌肉組成表現會維持的比較好,但隨着年紀增加、荷爾蒙改變,維持肌肉量更需要仰賴後天努力,絕不只有想到的運動,想要增肌還需要確保是否均衡飲食,攝取充足肌肉生成原料,否則隨年紀增長,肌肉依舊會明顯流失。
相關文章:肌少症|1招圈腿法即知有冇肌少症 增肌2大營養多吃菇勿單靠運動
雙管齊下避免肌少症上身
一、阻力運動比耐力訓練,更能增加肌肉量
每週運動5次,每次至少30分鐘,每分鐘心跳要達到110下,而「阻力訓練」比「耐力訓練」更能增加肌肉量,像是舉啞鈴或彈力帶訓練肌力、深蹲等都是不錯的運動。
二、運動後補充牛奶、豆漿和蛋最讚
蛋白質是合成肌肉的原料,60歲以上民眾的蛋白質需求量,可能比年輕人還高,如果蛋白質攝取不足,有運動也沒幫助。
甚麼是好的優質蛋白質食物?包含豆、魚、肉、蛋類,尤其是運動後1小時內立即補充,效果最好,建議可以喝牛奶、豆漿或吃雞蛋等,如果想要穩定補充,也可以透過飲用營養補充品確保均衡營養,強化增肌成果。
相關文章:長者健康|大便習慣突變、停經後陰道出血 6大警號銀髮族別忽視
延伸閱讀:
練肌力也能提升免疫力!醫師教2招養出好肌力、5種食物必吃,年紀越大越不能忽略
3個NG行為恐丟肌力又骨鬆!每天2杯「這飲品」補進45%蛋白質,輕鬆找回行動力
【本文獲「今周刊」授權轉載。】